在買房或是進行土地開發的過程中,建蔽率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它影響著房子的總佔地面積及周圍的公共空間規劃。了解建蔽率的定義及其計算方法對於買屋的人和開發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建蔽率的意義、計算公式及查詢方法,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個關鍵概念。
建蔽率,又稱建築密度或建築覆蓋率,英文為 Building Coverage Ratio,指的是「房屋最大水平投影面積與基地面積的比率」。簡單來說,就是「一塊空地能用來蓋建築物的面積有多少」。
建蔽率越大,房子可以蓋得越滿;建蔽率越低,周圍留下的空地就越多,可以用來規劃道路、綠地、中庭等公共設施。
建蔽率 = 建築面積 ÷ 基地面積
假設某塊地的建蔽率為 50%,在 100 坪的土地上,建築面積最多為:50% × 100 = 50 坪,剩下的 50 坪可以作為花園、中庭、噴水池等公共設施。
政府為了避免都市過度發展,造成人口擁擠與公共設施不足的問題,訂定了法規,規劃不同的「土地使用分區」。每種「土地使用分區」對於建蔽率有不同的規定,以確保城市發展的平衡和公共空間的合理分配。
建蔽率越高,建物內部的使用空間越大,但公共空間就越少。因此,建蔽率越高未必越好。在購房前,建議先確認房子的基地面積和建蔽率。如果希望有較大的公共空間,就選擇建蔽率較小的土地使用分區。
台灣的土地主要分為都市土地和非都市土地,查詢建蔽率的方式有所不同。
土地類別查詢
查詢相關法規
非都市土地的建蔽率查詢,可以透過查詢「土地登記謄本」的「土地標示部」得知。若土地標示部上「使用地類別」、「使用分區」是空白,那就代表這塊土地是屬於都市用地,要按照都市土地的方式查詢建蔽率。非都市土地的使用分區主要有 9 種用地,建蔽率的訂定根據「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
建蔽率越低,建築物周圍的空地範圍就越大,這樣可以保留更多的戶外空間,讓建築物之間能維持合理的距離,這不僅能維護市容,還有安全考量。以前房屋的建蔽率通常較高,但隨著新建房屋增多,法規有所調整,導致一些老屋重建後佔地變小的情況。
假設容積率為240%,100坪的土地可以蓋100 × 240% = 240坪的房子。如果建地100坪,建蔽率為60%,容積率為240%,一樓的建築面積最大可以是60坪,你可以選擇蓋4層樓,這樣剛好用完240坪的容積。
建蔽率的計算方式是將一樓建築面積除以基地面積。例如,如果一樓的建築面積是50坪,基地面積是100坪,那建蔽率就是50%。
本文介紹了建蔽率的定義、計算方法及查詢方式。建蔽率的高低,不僅影響建物的外觀,也會影響公共空間的分配。在購房或進行土地開發時,建議仔細查詢並分析相關的建蔽率規定,以確保所選土地和建物能夠符合預期的需求和法規要求。
延伸閱讀》
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房市、話題新聞或居家小知識,歡迎大家點擊以下任一 LOGO。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IG加入官方 Line 帳號或 Line 社群 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