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跨入新的一年,而去年的房價高漲也預計將在今年持續,導致想買房的民眾「追價」追得很緊,也越來越依賴實價登錄系統來查詢價格。但由於實價登錄系統仍有時間落差,而且也因為價錢一直追不上漲幅,導致預售屋在實價登錄系統上容易產生失準的狀況,也導致想買房的人會出現房屋鑑價與房貸申請額度的落差。
跨入新的一年,房市也預計延續去年的熱潮,房價也預期將繼續往上攀升,賣「未來價」的預售屋,價格也會被越拉越高,倒導致估價越來越難,而且失準率也提升,不僅影響整個房市,也讓買房者在銀行鑑價與房貸申請的上面無所適從。
由於房價漲價的速度太快,而且各縣市針對極端價格的揭露標準也不同,導致成交價較高的預售屋建案很容易無法如實揭露來反映實際交易價格,反而容易讓高價建案出現「未售出」的錯誤資訊,也導致想要購屋的民眾,申請鑑價與房貸的過程容易有落差。
民眾在申請房貸時,銀行業者普遍都會使用政府的實價登錄平台,來對申貸者的物件進行鑑價,但仍有出現實價登錄平台的價格,高於市場價格的狀況,造成銀行估價與核貸金額失準,最終損失的仍是想買房的消費者。
雖然實價登錄系統 2.0 上線以後,要求建案須在 30 日之內申報價格,但預售屋開價都採「未來預估價格」的方式,然而房價幾乎每天都在往上調,假設月初成交價 1,500 萬,這樣的價格通常也已經是比市場價還要高的「預估未來價格」,而到月底的價錢價錢還會再繼續往上調,導致難以反映真實的市場價格,這樣的落差也造成實價登錄系統的漏洞。
而預售屋建案最吃的就是「建商口碑」跟「地區」,只要吃到這兩項「送分題」的預售屋建案,開價就可以輕易拉高,卻還是可以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導致實際的市價跟民眾得付出的金額落差越來越大。而這樣的狀況只要房價持續漲,就難以完全弭平,想要買房的民眾可能不只得靠實價登錄的價格來看,還得多多詢問與比較,參考網路上的資訊,才比較能夠得到「相對正確」的房價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