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準備買房的過程中,常常會在無論是廣告、實價登錄系統上面,看到一個名詞「容積率」,但相信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容積率在買房子的時候卻是一個需要搞清楚的字,今天就帶大家一起看看,也把怎麼計算、法規的規定都一次告訴你。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與社團,獲取房產相關必備知識完整懶人包!👈
在買房子的時候你一定會聽到一個名詞叫做「容積率」,這攸關了你買的房子面積大小,不過對於一般人來說這個詞並不好懂,所以我們今天就用一篇文章來告訴你建蔽率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有該如何計算、法規的規定又是如何,讓你在買房子的過程中不輕易被帶風向!
容積率是指「基地內建築物總樓層面積(不包括地下層及屋頂突出物)」與「基地面積」的比率,也就是建坪(建築物總建坪)與地坪(土地總地坪)之比。用白話來說,指的是在既有的土地面積上,房子可以蓋多少層樓,是「立體」的面積疊加。
容積率的計算方式其實滿簡單的,你只需要知道「建築面積」跟「基地面積」,就可以算出建蔽率。
計算公式:容積率 = 總樓層面積 ÷ 基地面積
不過在一般的使用上面,因為通常容積率都已經被揭露,因此容積率會被用來「反算」回去來計算實際的建築面積。
常用之公式:容積率 × 基地面積 = 總樓層面積
為了避免都市過度發展,造成人口擁擠與公共設施不足的問題,於是政府訂定各種土地使用分區(分為「都市用地」與「非都市用地」)的建蔽率與容積率,藉此來規範土地開發密度,以維護環境品質。
限制每一筆土地上的總樓層面積,可使建地供給量趨於穩定,不會把房屋一窩蜂全部蓋在精華區 (市中心),長遠來看具有穩定地價的作用。若不限制容積率,建商就可以為了更多的利益把建築物蓋得更高,不僅造成市容變形也可能影響周遭空間與日照狀況。
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第九條之規定:下列非都市土地建蔽率及容積率不得超過下列規定。但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得視實際需要酌予調降,並報請內政部備查:
容積率法規上限 | |
甲種建築用地 | 240% |
乙種建築用地 | 240% |
丙種建築用地 | 120% |
丁種建築用地 | 300% |
窯業用地 | 120% |
交通用地 | 120% |
遊憩用地 | 120% |
墳墓用地 | 120%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 160% |
而在都市用地當中,總共有十種「使用區分」:
而根據現行的法規規定,使用區分為「住宅區」的建築物之容積率不得超過下表規定:
容積率法規上限 | |
第一種住宅區 | 60% |
第二種住宅區 | 120% |
第三種住宅區 | 225% |
第四種住宅區 | 300% |
所謂的「第二種住宅之一」、「第三種住宅之二」這種分類,主要是因為該建築物面臨三十公尺以上之道路,臨接或面前道路對側有河川,於不妨礙公共交通、衛生、安全,且創造優美景觀循都市計畫程序劃定者,才會有此分類,而容積率的法規上限也有所不同:
容積率法規上限 | |
第二種住宅區之一 | 160% |
第二種住宅區之二 | 225% |
第三種住宅區之一 | 300% |
第三種住宅區之二 | 400% |
第四種住宅區之一 | 400% |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有一個結論是「容積率越大越好」,但這並不是完全正確喔!容積率若越高,代表樓層越高,而越高的大樓通常住戶就越多,價錢也比較貴,因此不見得是容積率越大越好。但容積率若太小,在同樣的建蔽率下,也可能造成戶數少,價錢也提高,因此建議大家在買房之前還是要先參考「基地面積大小」與建蔽率,再套用容積率一起評估,才會得到比較有參考價值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