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些角度來說,買自住房可能比投資房還要更困難,畢竟投資物件只要價格合適,就算你自己不喜歡,市場上有人喜歡就好,所以投資更能以一個客觀的角度去評估一個物件該不該下手。
但自住房就不是這麼回事了,由於自己要住在裡面,難免會很在意屋齡、地點、價格,甚至還要考慮管委會、大廳、建築外牆、隔音、景觀、風水…說實話真的考慮不完!
關於自住房,有一些觀點可以給大家參考:
「房屋條件」是一個廣義的定義,其中就包含了大小、屋齡、管理、鄰居、周遭嫌惡設施等等,簡單來說,就是這棟房子「本身」好不好的意思。
我認為房屋條件、地點、價格三者無法兼顧,故稱為買房的不可能三角。
舉例來說:
簡單來說,房子好、地點好、價格又便宜,這是不可能兼顧的,這很像廢話,但其實大多數自住客往往過不了心理那關,花了很多年才真正明白。
自住客常常會有這種小劇場:
上面這些常見的小劇場,光是看「買房不可能三角」就能清楚明白,千萬不要因為好不容易找到了滿足兩個條件的房子,心中卻因為第三個條件不符合而痛苦不已,因為這是正常的,本來就沒有三個條件都滿足的房子。
硬要凹的話,也是有啦,地點好、房子好、又便宜,但這種房子多稀有呢?又有多搶手呢?如何你是自住客,真的要賭這種物件出現的機率嗎?
當你清楚知道,房子、地點、價格不可能兼顧的時候,接下來就要問自己,到底願意犧牲哪一點?
用更長的通勤時間,換取高品質的住家和便宜的價格划算嗎?
對很多遠端工作的人來說,這點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你覺得在捷運上滑一個小時的手機、聽聽 Podcast 也不會很痛苦,那麼拿通勤時間來換也值得。
如果你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住在翻新的老房子,也不可能增加預算,那麼你該把努力的空間放在「怎麼減少通勤時間」或者「降低通勤的痛苦」。
如果你有不得不住在市中心的理由(小孩學區、照顧家人、工作需要、社交圈),那麼要嘛拿出更多錢,要不犧牲住房品質。
其實大多數人都是選擇這條路,所以市中心才會那麼擁擠;畢竟犧牲住房品質不代表住的像香港的劏房一樣,只是你想要的三房兩廳可能要變兩房一廳,或是沒法擁有氣派的大廳了,或者坡道平面車位變成機械車位了,其實很多犧牲都是可以接受的。
或者,乾脆住進老房子裡,但多花一些錢把室內重新翻修,畢竟大樓外觀再老舊、公設再荒廢,打開家門是新的就好了。而不管多舊的房子,只要裝潢費砸下去,還是可以裝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很少人選擇這條路,因為口袋裡有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很難說再硬擠個幾百萬出來。除非你要解定存、賣股票、跟家裡要支援然後再 all-in 砸進去房子裡(不建議),否則預算往往是死的,沒什麼調整的空間。
但是「價格」是很多人可以微調的地方,假使你預算 1500 萬,找到了一間地點好、評分 80 分的房子;但這時出現一個價格 1700 萬,地點一樣好,評分卻有 95 分的房子,這時就可以考慮多捏一點,也就是讓不可能三角的「價格」多犧牲一點,然後換取明顯好得多的房子。
不要把預算抓得太死,建議抓一個區間的預算,讓自己多一點選擇的空間。假使你的預算是 1500 萬,建議多看看 1400~1600 萬的房子,當然具體的區間怎麼抓,每個人不一樣,這邊就是舉個例子而已。
「沒有一百分的房子,只有適合自己的房子」這句話本身就說明了買房不可能三角的概念。你想要符合某些條件,就一定要犧牲某些條件,所以當然沒有一百分的房子。
但是,最讓人苦惱的地方就是,不可能三角的每一個角,都是模糊的。
不會有絕對好的房子 + 絕對好的地點,然後出現一個絕對爛的價格,價格往往是相對爛,多捏一點還是有機會買到的。
也不會有絕對爛的房子,只有相對爛,或許多花個 50 萬整修就解決了,或是格局可能讓你少放幾個櫃子這樣。
地點也是,沒有絕對爛、只有相對爛,住捷運站旁邊很棒,但距離捷運站走 10 分鐘呢?15 分鐘呢?這些條件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要把自己受限得太死。
價格怎麼捏、居住品質要犧牲到哪、地點要犧牲到哪,是沒有任何人可以給你答案的,只能透過不斷的看房、不斷地出價,來知道自己心裡真正的想法。
很多時候,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了,更遑論親朋好友跟網路文章的看法;所以給自住客的建議就是:不要用條件把自己設得太死,同時,一定要多看各種房子,才能清楚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
越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當適合自己的房子出現時,才有機會在夠快的時間內,出一個對的價格,然後買到不會後悔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