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是社區大樓最嚴重的安全隱患之一。社區的管委會和物業管理者,負有確保住戶安全的責任。了解並實施火災預防和逃生措施,不僅能保護財產,更能拯救生命。以下是詳細指南,幫助您的社區在火災發生前和發生時做好應對措施,確保住戶生存機會的最大化。
平時預防措施:
定期檢查消防設備
- 滅火器:定期檢查、更換滅火器,確保其隨時可用。
- 煙霧警報器:確保每層樓、每戶都有安裝煙霧警報器,並定期測試其功能。
- 自動灑水系統:檢查灑水系統,確保正常運作。
- 緊急照明:確保所有緊急出口和逃生通道都有緊急照明,並定期檢查電池和燈具。
逃生通道和標識
- 確保所有逃生通道暢通無阻,定期清理走廊、樓梯間等區域。
- 設置明顯的逃生路線圖和緊急出口標識,並保持標識清晰可見。
住戶教育和演練
- 定期組織全體住戶參加火災逃生演練,提高住戶逃生技能和應急反應能力。
- 普及火災安全知識,如如何使用滅火器、逃生時的注意事項等。
建立應急聯絡機制
- 確保有急聯絡人員的管道和方式,明確各項應急措施和責任分工。
- 確保在火災發生時可以迅速通知所有住戶和相關部門,幫助彙整出受困者的人數與位置。
防火巡查
- 定期進行防火巡查,檢查是否存在火災隱患,如電線老化、易燃物品堆積等,防患於未然。
火災發生當下住戶逃生方式:
社區平時就要宣導以下防火知識,若不幸火災發生,住戶才能及時採取哪些應對措施,減少人員傷亡。以下是建議把握以下原則:
- 確認火災發生位置:若社區有告警廣播或對講機告知火災位置,逃生時應盡量遠離火源。
- 往一樓往外逃生:火災發生時,煙霧會往上,吸入可能會造成中毒、嗆傷、缺氧昏迷。
- 不要躲浴室:浴室建材可能遇高溫融化或爆裂,且容易成為煙霧灌入的管道。
- 隨手關門:逃生時記得隨手關門,可延緩火焰與煙霧的蔓延,爭取逃生時間。
- 不可搭乘電梯:電梯井容易湧入濃煙,且火災若破壞了電力供給,將導致電梯停擺人員受困。
- 逃生時先開縫握門把:開門前先握門版,確認門把是否溫度上升,若感覺到溫度,切勿開門。
- 不可用塑膠袋套頭:因為塑膠密不透氣,可能導致缺氧,且高溫時塑膠袋可能融化。
- 不要浪費時間用濕毛巾遮掩口鼻:火場最大殺手是濃煙,使用濕毛巾遮掩口鼻無法有效遮擋煙霧。
- 尋找有開窗的房間等待救援:若逃生動線已被煙霧或火焰霸佔,立可將門關上,使用濕毛巾堵住門縫。
- 避開濃煙與大火:火場中易因濃煙嗆傷或缺氧導致昏迷,確認外部是否有濃煙後再行逃生。
社區可採的取救火措施
管理者收到通報或是煙霧偵測器的告警後,立即確認情況。一旦確認為實際發生火警應即啟動大樓的火災應急預案。首先確認現場安全,若確認現場已組織物業人員按照預案分工進行應急處置。
- 告警通知住戶疏散:通過廣播系統、對講機、電話等方式迅速通知住戶進行緊急疏散,指導住戶避開濃煙,選擇正確逃生路線。
- 報案請求支援:立即通知警消,優先告知地址與社區名稱,告知需要消防車或救護車,並依照對方引導進行回答。
- 使用消防設備控制火勢:等待救援期間可使用現場消防設備進行初期火災撲救,盡量控制火勢蔓延,啟動自動灑水系統。
- 引導疏散和救援:在逃生通道和緊急出口設置指引標識,物業管理人員應在關鍵位置協助疏散,疏導住戶有序逃生。
- 協助消防救援:向到場的消防隊提供建築結構圖、住戶信息、火源位置等重要信息,協助消防人員進行救援。
- 維持現場秩序:保持現場秩序,防止住戶恐慌,確保逃生通道暢通,防止非相關人員進入火災現場。
確保對講機正常運作與緊急聯繫機制的重要性
除了上述措施,社區應確保對講機系統的正常運作,這是關鍵的通訊工具,能在緊急情況下快速傳達信息。此外,建立健全的緊急聯絡機制,有助於災害應變和及時救援。讓我們共同努力,為住戶打造一個更安全的居住環境,確保在火災發生時,大家都能有序撤離,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原文出處:智生活
延伸閱讀
房東出租前一定要保的險:地震險、火險、兇宅險、租霸險全解析
高樓火災救援困難的原因、高樓消防法規 4 要點介紹
火災逃生 5 件事千萬不要做!內政部分享火災逃生 5 步驟
什麼是社區防火管理人?社區大樓一定要有防火管理人嗎?誰可以擔任防火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