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 月的房市交易量出現明顯下滑!根據六都地政局最新數據,全台六都的房屋買賣移轉棟數僅 14,226 棟,與去年 12 月相比大幅減少 33.7%,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減少 43.2%,也就是說,這個月的房屋交易量幾乎砍半,市場明顯降溫。
房市交易量下滑有兩個主要原因:
政府限貸政策收緊 去年9月,央行宣布第7波信用管制,對於第二間房的貸款額度只剩五成,且沒有寬限期,讓許多想買房或換屋的人難以貸到足夠的資金。買房難度變高,市場自然冷下來。
春節連假影響 今年春節來得比往年早,1月份的工作天數只有 17天,比平常少了 3成,導致許多買賣交易被迫延後,影響房市移轉量。
從各城市的數據來看,所有縣市的房屋交易量都明顯下滑,尤其是新北市跌幅最慘,年減 50.5%,相當於交易量減少一半!以下是各縣市的詳細數據:
城市 | 1月交易量 (棟) | 月減幅 (%) | 年減幅 (%) |
---|---|---|---|
台北市 | 1,604 | -35.1% | -44.5% |
新北市 | 2,862 | -37.7% | -50.5% |
桃園市 | 2,789 | -36.0% | -36.0% |
台中市 | 3,249 | -30.1% | -39.5% |
台南市 | 1,380 | -32.1% | -44.3% |
高雄市 | 2,342 | -29.8% | -43.6% |
新北市的房市降溫最明顯,尤其是淡水、新店、三重等區域,新成屋和中古屋的交易量都明顯減少,以往單月交易超過 500棟 的區域,現在大多只剩 200~300棟,顯示出許多年輕首購族開始觀望,不再急著買房。
目前房市交易量確實下滑,但房價是否會降,還需要觀察幾個因素:
買家縮手,賣家仍不讓步 目前房市進入「買方觀望、賣方不降價」的局面,換句話說,想買房的人擔心未來可能會跌價,所以不敢輕易出手;而賣房的人則認為自己房子很值錢,不願意降價,因此房價短期內沒有大幅下降的跡象。
蛋白區、中古屋開始出現降價 雖然整體房價仍然高檔,但部分蛋白區(例如林口、淡水、鶯歌)或是較舊的中古屋,已經開始有小幅降價的個案。不過目前降價幅度並不大,主要還是因為房市成交量下滑,部分屋主願意讓利。
2025年「大交屋潮」可能影響市場 今年開始,許多建案將迎來交屋潮,這意味著市場上將有大量新房子交付給買家。如果當時市場買氣仍然冷清,可能會讓開發商考慮降價促銷,這或許會影響整體房價走勢。
房市專家預測,2025年房市仍然面臨高貸款門檻、交易量低迷的問題,全年房屋交易量預估會落在 28~30萬棟,比起前幾年的高點明顯下滑。
今年1月房市交易量大減,主要受到政府打房政策與春節假期影響。目前市場進入買賣雙方僵持階段,雖然蛋白區與部分中古屋有小幅降價,但整體房價仍然穩定。
未來是否會進一步降價,將取決於貸款政策、房市交屋潮及全球經濟變化,有意購房的民眾仍需密切觀察市場動態。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