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統計局在 2025 年 7 月 15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 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 2.7%,高於市場預期的 2.6%,也高於 5 月的 2.4%,顯示通膨壓力再度升溫。本文整理本次 CPI 數據亮點、物價變動趨勢與聯準會動向,並分析對美國與台灣的可能影響。
繼續閱讀:台灣 CPI 下滑至 4 年新低,房租指數年增仍達 2.3%!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美國 6 月 CPI:整體與核心 CPI 皆上升
- 整體 CPI 年增率為 2.7%,月增率為 0.3%,創下今年 2 月以來新高。
- 核心 CPI(扣除食品與能源)年增 2.9%,月增 0.2%,雖略低於市場預期,但仍較 5 月的年增 2.8% 上升。
美國通膨來源分析:能源反彈、食品與服務漲勢明顯
(1)能源價格反彈
- 汽油價格月增 1%,能源指數月增 0.9%,結束前一月下跌趨勢。
(2)食品價格續漲
- 居家食品月增 0.3%、外食月增 0.4%
- 雞蛋雖月跌 7.4%,但年漲仍達 27.3%
- 肉類年增 4.1%、蔬果年增 0.7%
(3)住房與醫療成本上升
- 住房類成本月增 0.2%、年增 3.8%,是推升 CPI 的主要因素
- 醫療照護成本同步上揚,顯示非關稅性通膨具韌性
(4)超核心 CPI(剔除住房與能源的服務)年增 3.34%
- 為今年 2 月以來新高,反映服務通膨未明顯降溫。
繼續閱讀:川普關稅再開獎!25 國稅率一次看,點名逾 100 小國關稅 10% 以上
商品價格轉嫁初現,關稅壓力將逐步浮現
- 核心商品價格月增 0.2%,若排除新車與二手車,漲幅擴大至 0.55%,是 2021 年以來最大。
- 新車與二手車價格連續下跌:新車月減 0.3%,二手車月減 0.7%。
- 關稅壓力開始反映在玩具、家具、服飾等商品上,企業開始將部分成本轉嫁至消費端。
- 分析師預期 8 月 1 日實施的新一輪關稅(針對墨西哥、日本、加拿大、巴西、歐盟)將進一步推升下半年通膨。
繼續閱讀:大而美法案內容是什麼?重點條文、對台灣影響分析一次看
聯準會暫不降息,市場預期 7 月按兵不動
- 聯準會官員傾向觀望更多數據後再行動。
- 根據 CME FedWatch 工具,7 月不降息機率高達 97.4%,9 月不動機率則為 42.2%。
- 高盛預測第三季核心 CPI 月增幅可能升至 0.3%~0.4%,需留意持續變化。
繼續閱讀:Fed 聯準會 6 月會議重點:利率維持、分歧擴大、通膨預期上修
美國實質薪資成長放緩,通膨壓力擴大民生痛點
- 實質時薪年增僅 1%,是 2025 年初以來最低水準。
- 生活成本上升對中低收入族群打擊尤深,儲蓄能力明顯受限。
美國 6 月 CPI:通膨對美國、台灣的可能影響
以下也整理美國這次通膨,對於美國本身,以及對台灣的可能影響:
對美國影響:貸款成本持續高檔
美國的核心通膨雖略低於預期,但整體物價壓力因能源與關稅因素重新升溫,預計將影響下半年聯準會貨幣政策節奏。
如果物價進一步上行,9 月前仍難以降息,企業與家庭貸款成本將維持高檔,壓縮消費與投資力道。
對台灣影響:恐影響貿易、股市
由於美國對多國進口商品課徵新關稅,台灣出口產業若受波及,可能需面對轉單、調整價格等壓力。此外,如果美元維持高利率、資金回流效應延續,對台灣股匯市與央行利率決策也將構成牽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