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房租漲不停】房東轉嫁成本,租屋族怨:我們成了代罪羔羊

「薪水沒漲,房東房租倒是年年漲!」2025 年夏天,不少租屋族對著每個月要繳的房屋租金搖頭嘆氣。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6 月居住類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衝上109.31,創歷年新高,其中房租指數來到 108.8,也是有統計以來最高點。不只是租金,連維修費、水電、管理費樣樣漲,讓租屋族苦喊:「居住根本成了奢侈品!」

「一坪沒變大,租金卻變貴」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裝修費用飆升、房東報稅壓力變大、房貸利率提高,讓房東為了保住報酬率,只好「默默把帳單轉嫁給房客」。

尤其近年政府推行租金補貼

囤房稅 2.0,許多過去未報稅的「地下房東」被迫浮出檯面,租賃所得入帳後自然增加稅負,「多數房東選擇直接調漲租金,租屋族成了夾縫中求生的小蝦米」。

一位在台北租屋的小資族 Lily 表示:「租金一年漲個幾百我都忍,但這次房東一次漲了 1,500 元,說是水電跟房貸都變貴,他也沒辦法。我只能邊搬家邊流眼淚。」

租屋族不敢開冷氣、不敢請人修漏水

除了房租本身,張旭嵐補充,水電、管理費、家庭用品指數也逐年上升,其中光是夏季電價就已調至 118.71 指數點,創歷年同期新高。再加上國際油價走高、水費可能跟進調漲,不少租屋族選擇「熱到爆也不敢開冷氣」,甚至面對小修繕「能拖就拖」,只因怕被加收更多費用。

租金壓力只會更沉重?未來恐還有一波上調潮

展望未來,台灣房屋資深經理陳定中分析,6 月五大行庫新承作房貸利率攀升至 2.283%,是自 2009 年以來新高水準,等於房東的持有成本只會越來越高,預期「未來還會有一波租金調整潮」。

陳定中提醒,當房東壓力上升時,調漲租金、縮短租期、不願負擔維修等狀況將更常見,「租屋族應更加注意合約條款,事先約定調租機制,才能爭取最基本的居住穩定。」

果仁觀點:

從數據來看,這不是個別房東貪心的問題,而是租屋市場面臨系統性成本上漲的「骨牌效應」。但在這場結構變動中,沒有自有資產的小租客,卻成了最先被壓到的那一塊。租屋族需要的不只是補貼,更需要更公平透明的市場規範,保障租賃雙方的合理權益。

h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