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預售屋的交易市場一直都非常火熱,也因為預售屋的性質,可以將付款期間拉長、自備款較少的特性,因此深受首購族、小資族青睞。但是動輒兩、三年以上的交易時間,背後的隱藏風險也不少,因此預售屋的合約簽下去之前,要提醒大家注意這幾件事情,以免未來遇到問題才頭疼。
- ~歡迎加入 「買房知識 & 經驗交流」FB 社團,一起來討論~
預售屋合約簽署之前,注意這幾件事情
在房地產交易的市場上,預售屋一直都是備受注目的焦點。由於入場門檻相對低,因此讓許多消費者趨之若鶩,縱使在政府開始收緊預售屋的相關條件,嚴查紅單炒作、大舉將預售屋列入課稅名單後,買氣仍不減。但在簽合約之前,要特別注意自己要買的預售屋是不是有下面幾項違規事件,確認沒有再簽合約,以免落入圈套。
預售屋簽合約前的注意事項一:確認有沒有建照
根據內政部的規定,預售屋建案必須先領到建管機關核發的建築執照(建照),才能開始對外進行銷售。所以如果今天你踏進一個預售屋的接待中心,卻遲遲不見現場代銷人員或任何公告出示證明該建案已取得建照,那就要注意這個預售屋建案可能已經違規!
若發現有違規情形,建議民眾可以收集證據,包含錄影或錄音,並向主管單位舉發。
不過這邊也提醒大家,許多人會聽說預售屋有「潛銷期」,也就是在公開販售前的一個期間,這段期間就有可能是尚未取得建照的時候,但因為潛銷期算是「下訂金」的階段而已,沒有正式的簽合約,所以不算違規,算是踩在灰色地帶的一個做法。
延伸閱讀》潛銷期建案是什麼意思?真的比較好議價、折扣比較多嗎?
預售屋簽合約前的注意事項二:審閱契約書不需任何條件
預售屋的交易市場內,有一份保障買賣雙方的交易安全的合約: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由於交易都會藉由這一份合約來保持公正,因此要公開供買賣雙方審閱,而且是不需任何先決條件的。
過去許多建商或代銷業者,都會先要求消費者付了「訂金」後,才能夠審閱這份契約,這在法律上也是被禁止的。
記得,審閱契約書不需任何先決條件,別被現場的銷售人員或建商傻傻的唬了。
預售屋簽合約前的注意事項三:交屋保留款比例不得變更
過往的預售屋交易有許多法律上的漏洞,尤其是「交屋保留款」的部分。
由於交屋保留款意在保護消費者,可以在交屋時發現有瑕疵的話,透過這筆金額來給予建商壓力,要求建商限期內改善,所以早期建商都會以自己有利的角度來出發,擅自決定保留款額度。
而內政部也已經在定型化契約相關條例內明確的規定,交屋保留款為「總價的 5%」,一但亂改就是違規,同樣可以蒐集證據後向相關單位舉報。
預售屋簽合約前的注意事項四:只要不足坪數,就要找補
所謂的找補,就是當交屋時發現實際坪數跟當初合約的坪數有落差,多出來的民眾要補錢給建商,少的建商也要補費用給消費者,嚴重的狀況甚至可以要求解約。
而在過去規定沒有這麼嚴格的時代,常常也會有建商開出對自己有利的合約條件,例如「誤差 2% 內不需補償」,但現在的規定都已經強制一但有落差,建商就必須進行「找補」,無論是補價金或者讓民眾解約,都需要按照規定來。
停車位同樣適用「找補」
如果遇到是自己的停車位大小有落差,或是尺寸標示不明,同樣可以依照「定型化契約」向建商要求賠償,甚至是無償解約。
延伸閱讀》預售屋車位面積、大小不一樣?!遇到預售屋車位灌水該怎麼辦
預售屋簽合約之前,注意看仔細了!
在你簽下去合約之前,一定要仔細的審閱合約內容,而且也要注意上面提到的幾點注意事項,讓自己可以更有保障,也讓自己知道若真的發生爭議要怎麼求償,畢竟買房子是人生大事,越謹慎總是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