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豪宅稅新制上路,不僅 「總價」超過標準會被課稅,現在「單價」也成為判定依據,導致許多「小坪數、高單價」的房屋也被列為豪宅。這讓許多購屋族、投資客開始擔心,該如何規劃購屋策略,避免掉入豪宅稅的陷阱?
這篇 2025 買房注意事項,將帶你快速掌握 最新豪宅稅標準、影響範圍,並提供 實用避稅技巧,幫助你用更聰明的方式買房,降低不必要的稅務成本!
👉 加入我們的社群,獲取最新房市消息!
📌 Facebook 社群 | 📌 LINE 社群
2025 豪宅稅新制怎麼改?影響哪些人?
✅ 以前的豪宅稅認定方式
過去,政府判定豪宅主要依據 「總價門檻」,例如:
- 台北市:總價超過 7,000 萬元
- 新北市:總價超過 6,000 萬元
- 桃園市、台中市:總價超過 4,000 萬元
- 台南市、高雄市:總價超過 3,000 萬元
❗ 2025 新制增加「單價門檻」,小坪數房屋也會被課豪宅稅!
為了防止投資客利用 「小坪數高單價」的房子避稅,政府新增了 單價標準,如果房屋 單坪價格 超過一定數字,也會被認定為豪宅:
城市 | 總價門檻 | 單價門檻(每坪,不含車位) |
---|---|---|
台北市 | 7,000 萬元 | 120 萬/坪 |
新北市 | 6,000 萬元 | 75 萬/坪 |
桃園市 | 4,000 萬元 | 50 萬/坪 |
台中市 | 4,000 萬元 | 50 萬/坪 |
台南市 | 3,000 萬元 | 45 萬/坪 |
高雄市 | 3,000 萬元 | 45 萬/坪 |
📢 誰最容易誤踩豪宅稅門檻?
- 買 20、30 坪、總價 3,000~5,000 萬的高單價小豪宅(單價可能超過 120 萬/坪)
- 投資客(購買高端房產後轉手,房地合一稅 & 豪宅稅成本上升)
- 自住型買家(不小心選到單價過高的房子,長期持有稅負增加)
👉 結論:以前以為「低總價」就能避開豪宅稅,現在「高單價」也可能中標!
2025 買房避開豪宅稅的 5 大技巧!
既然政府擴大豪宅稅適用範圍,那 買房該怎麼避開這些坑? 這裡整理出 5 大避坑策略,讓你買房更聰明!
✅ 1. 避免購買「小坪數、高單價」的物件
許多開發商會推出 「20~30 坪、單價超過 120 萬/坪」的高級住宅,但在 2025 新制下,這類房產的持有稅負與交易成本都會變高。
👉 建議選擇坪數較大、但單價較低的物件,以免超過單價門檻!
範例比較
房型 | 坪數 | 單價 | 總價 | 是否算豪宅? |
---|---|---|---|---|
A 小豪宅 | 25 坪 | 125 萬/坪 | 3,125 萬 | ❌ 豪宅(單價超標) |
B 大坪數住宅 | 40 坪 | 95 萬/坪 | 3,800 萬 | ✅ 非豪宅(單價低於門檻) |
✅ 2. 避免選擇剛好超過門檻的總價
如果你在台北市買房,房價 7,200 萬 vs 6,900 萬,結果可能大不同:
- 7,200 萬 ➝ 被列入豪宅 ➝ 房屋稅 + 地價稅 + 房地合一稅大增
- 6,900 萬 ➝ 避開豪宅標準,可享優惠自住房屋稅率
👉 結論:買房時要精算價格,避開豪宅稅門檻!
✅ 3. 選擇房市價格較低的區域
如果想買高級住宅但不想被課豪宅稅,可以考慮價格較低的城市或重劃區:
- 台北市 → 新北市(林口、淡水)
- 新北市 → 桃園(青埔)、台中(十四期重劃區)
- 台南、高雄的高級住宅,總價門檻較低,但仍要注意單價!
👉 同樣 3,000 萬的預算,在不同城市可能可買到更大坪數、避開豪宅稅!
✅ 4. 善用「自住免稅」資格,降低持有成本
如果房子是 自住用途,你可以申請優惠房屋稅率:
- 一般住宅 1.2%
- 豪宅住宅最高可達 3.6%!(差 3 倍)
👉 自住族記得申請「自住房屋稅率」!但須符合以下條件
- 本人或直系親屬登記,且 無出租、無營業
- 每戶限一間,多間房產不能全部適用
✅ 5. 若計畫出售,持有 5 年以上避開高額房地合一稅
- 持有 2~5 年出售,房地合一稅 35%
- 持有超過 5 年,房地合一稅降為 20%
👉 建議購屋後長期持有超過 5 年,可大幅降低出售時的稅負!
結論:2025 豪宅稅避坑重點整理
✔ 避開「小坪數、高單價」房型,選擇大坪數但單價較低的住宅
✔ 購房價格要控制在門檻以下,例如台北市 6,900 萬 vs 7,000 萬的影響巨大
✔ 考慮不同地區,例如新北、桃園、台中仍有較低單價可選擇
✔ 符合資格者應申請自住房屋稅率,降低持有成本
✔ 計畫出售房產,持有 5 年以上可大幅減少房地合一稅負擔
這次 2025 豪宅稅新制 影響範圍擴大,購屋族與投資客都應謹慎評估!📢 你認為這次政策會讓房價下跌,還是反而讓房市更熱? 歡迎留言討論!
延伸閱讀
豪宅稅、豪宅定義懶人包:你買的房子是豪宅嗎?最新標準一次搞懂!
《2025 豪宅稅上路 6 大影響》:買房、投資、房市走向一次看懂!
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房市、話題新聞或居家小知識,歡迎大家點擊以下任一 LOGO。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IG加入官方 Line 帳號或 Line 社群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