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灣最小預售基地現身!「SOHO 筑富」僅 38.1 坪,小宅趨勢成房市新常態

紙片屋,最小基地宅

市調機構統計顯示,2024 年上半年北台灣基地面積最小的預售集合式住宅建案,為台北市大同區的「SOHO 筑富」,基地僅 38.1 坪,凸顯市區土地珍稀,寸土寸金的現象依舊明顯。

小基地催生小宅產品 宜居性與公設比成挑戰

根據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分析,小基地案因腹地有限,幾乎註定走向小宅規劃,尤其位於台北市等地段,建案總開發成本高,住戶需分攤較多公設面積,導致 室內坪數被壓縮、宜居性下降。

延伸閱讀兩房室內坪數 16 坪會太小嗎?這篇分析多少坪數住起來才舒服!

公設比高、自住誘因低 投資族群成主力買盤

此類產品多數吸引投資型買方,以低總價、地段佳、租賃穩定與未來轉手獲利作為主訴求,對自住族吸引力則相對有限。

「SOHO 筑富」主打捷運、商圈、主幹道三優勢

「SOHO 筑富」每戶坪數僅約 11~12 坪,雖單坪開價超過百萬,但總價控制在千萬出頭,搭配捷運站、商圈機能與主幹道條件,仍具吸引力,成為典型的小基地投資型產品範例

「SOHO 筑富」樓層平面參考圖。圖 / 「SOHO 筑富」
「SOHO 筑富」樓層平面參考圖。圖 / 「SOHO 筑富」
「SOHO 筑富」家配圖參考圖。圖 / 「SOHO 筑富」
「SOHO 筑富」家配圖參考圖。圖 / 「SOHO 筑富」

寧夏路更小基地醞釀中 總價低+地段佳引關注

同樣位於大同區的寧夏路小基地案也正規劃中,基地面積不到 30 坪,戶數不多,具備捷運與商圈條件,低總價特性也讓建商看好市場反應,有意推案。

小基地風潮延燒至雙北外 地方建案靈活操作

基隆、宜蘭、新竹出現 40 坪以下基地新案

除台北市外,基隆仁愛區、宜蘭羅東、新竹竹北也有小於 40 坪的預售案出現。這些區域土地價格較低,建案常採自地自建方式,營造成本不高,公設設計具彈性、空間可控性高。

小宅低總價+市區或園區利多 具賣相與市場潛力

搭配鄰近市區、產業園區等優勢,及小宅、低總價優勢,這類案型對於首購族、自住族亦具吸引力,建商亦樂於嘗試。

小基地產品趨勢化 但風險不可忽視

陳炳辰表示,小基地案原本是隨著房市熱潮發展的利基型產品,如今在高房價與造價雙重壓力下,逐漸常態化。

但他也提醒,若產品設計不良、性價比偏低,加上建商非一線品牌、信任度不高,恐出現「紙片屋」銷況不佳的情況,購屋者需審慎評估風險。

果仁家觀點:小基地案走向常態,投資價值與居住品質需平衡取捨

建議,果仁觀察

從「SOHO 筑富」到即將登場的寧夏路案,再到雙北以外的微型開發案例可以發現,小基地建案正逐漸從特殊商品,轉變為台灣都會型房市的主流樣貌。這類產品多訴求低總價、捷運機能、區位稀有性,對於資金有限、但希望卡位市中心的投資人而言,仍具一定吸引力。

然而,果仁家也提醒,自住族若將目標放在小基地小宅產品,需審慎評估實用空間、公設比、未來生活品質與轉售性價比。尤其在高單價與建商品牌參差的情況下,購屋前應更加重視建案規劃合理性與開發商信用背景,避免落入「地段不錯、生活卻不便」的購屋陷阱。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