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公館圓環拆除懶人包:政策始末、優缺點分析、PTT 與 Mobile01 討論一次看

圖源:擷取自 Google 地圖

公館圓環位於羅斯福路與基隆路交會,是通往新店、中永和的重要交通要道,卻因事故頻繁被稱為「死亡圓環」。2025 年市府拍板拆除圓環、填平公車地下道,預計 9 月開工,但這項決策引起議會、民團與網友反彈。本文整理公館圓環歷史、拆除政策始末、PTT 與 Mobile01 網友討論,並分析拆除的優缺點。

延伸閱讀》公館圓環要拆了!蟬聯 7 年北市肇事熱點榜首,市長下令拆除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公館圓環簡介與歷史背景

公館圓環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與基隆路交會,是通往新店、中永和的重要交通樞紐,鄰近台大校區與公館商圈。從 1968 年啟用以來,因七向道路交會與車流龐大,近年平均每 1.5 天就發生一起事故,被稱為「死亡圓環」。過去市府曾多次評估拆除方案,但因地下公車道與管線複雜,最終都以「維持圓環、保留地下道」為結論。

公館圓環拆除政策背景與執行始末

2025 年 3 月,市長蔣萬安宣布將拆除圓環並填平地下公車道,改為十字路口,預計 9 月 13 日開工,11 月完工。市府認為公館圓環拆除後可以減少 6 成以上事故,但議會與民團質疑決策草率,認為應先採用標線、號誌調整等低成本方式改善。

市府仍堅持推動並分 2 階段施工,填平地下道後公車須回到地面與汽機車爭道,外界擔心恐加劇塞車。

延伸閱讀》公館圓環要拆了!蟬聯 7 年北市肇事熱點榜首,市長下令拆除

圖源:擷取自 Google 地圖

PTT 與 Mobile01 網友討論公館圓環拆除

以下整理 PTT 與 Mobile01 網友對於公館圓環拆除的看法:

PTT 網友討論公館圓環拆除

多數 PTT 網友反對填平地下道,認為「多一條路變少一條路」將導致更嚴重壅堵。

但也有 PTT 網友表示其實只需要取消機車二段式左轉,然後優化標線就可以。

Mobile01 網友討論公館圓環拆除

部分 Mobile01 網友建議學習國外「現代圓環」設計,透過標線與路權調整提升安全。

也有 Mobile01 網友認為問題來自駕駛不遵守禮讓規則,並批評現行「圓環+紅綠燈」設計根本矛盾。

圖源:李四川 FB

公館圓環拆除的優缺點

以下也分析公館圓環拆除的優缺點

公館圓環拆除的優點

  • 提升交通安全,預估事故可減少 6 成
  • 行車動線單純化,駕駛判斷更直觀
  • 消除紅綠燈與兩段式左轉造成的亂象
  • 有利未來捷運工程與商圈發展

公館圓環拆除的缺點

  • 地下道廢除恐使交通壅塞惡化,效率下降 40%
  • 公車回到地面,通勤時間恐延長
  • 工程耗資約 2 億,施工期影響通勤
  • 地方與專家批評決策缺乏共識,歷史價值恐消失
圖源:台北市交通局

公館圓環拆除:總結

公館圓環拆除涉及交通安全、公共運輸效率與城市發展等各方面的議題,支持拆除的民眾期待提升安全,反對拆除的民眾則擔心更塞車。隨著公館圓環拆除工程即將在 9/13 啟動,這場持續半世紀的爭議也成為市府交通治理的一大考驗。

最後也將公館圓環拆除的優缺點整理如下表:

公館圓環拆除優缺點對照表

項目 優點 缺點
交通安全 預估事故減少六成,行人有清楚斑馬線與號誌保障 失去地下道分流,尖峰時段車流更集中,事故未必完全減少
行車效率 動線單純化,駕駛判斷更直觀,減少違規亂象 整體通行效率恐下降約 40%,公車與汽機車混行更塞
公共運輸 統一地面號誌管理,方便規劃人行與車道空間 公車回到地面,行車時間拉長,通勤族延誤風險高
城市發展 配合捷運萬大線施工,釋放空間可美化環境 工程耗資約 2 億元,若成效有限,投資效益遭質疑
民意觀感 市府強調「以安全為優先」,改善交通黑點 多數民意與專家反對,批評決策草率,歷史價值恐消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