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11 月到來,多項民生新制上路,從全民普發現金、不孕症補助擴大、公費疫苗第二階段開打,到假日急症中心試辦,新制涵蓋了財政、醫療與交通等面向。本文整理 11 月新制完整懶人包,讓大家快速掌握各項政策內容與影響。
延伸閱讀》2025 十月新制懶人包:普發一萬、公費流感疫苗、公務員身心調適假,9 項新制一次看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11 月新制(1)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 3.0 上路
衛福部國健署推出「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 3.0」,自 11 月 1 日起實施,目的在減輕不孕夫妻的經濟負擔,並鼓勵早期治療與維護母嬰健康。
未滿 39 歲
- 第 1 次最高補助 15 萬元
- 第 2、3 次最高補助 10 萬元
- 每胎最多可植入 1 個胚胎
39 歲至未滿 45 歲
- 第 1 次最高補助 13 萬元
- 第 2、3 次最高補助 8 萬元
- 每胎最多可植入 2 個胚胎
這次升級版補助是「2.0」政策的延伸,不僅提高金額,也針對不同年齡層提供差異化支持,讓更多家庭能負擔人工生殖治療費用。
11 月新制(2)公費流感與新冠疫苗第二階段開打
疾管署宣布,流感疫苗與 COVID-19 疫苗第二階段接種自 11 月 1 日起開放,新增對象為 50 至 64 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採「左流右新」共同接種策略,民眾可同時接種兩種疫苗。
疾管署已 增購 20 萬劑疫苗,並將於 11 月底視接種情況評估追加採購。疾管署提醒,目前流感仍處於流行期,建議尚未接種者儘快完成施打,以降低重症與感染風險。
11 月新制(3)假日輕急症中心(UCC)試辦
為紓解連假與假日期間急診壅塞,健保署自 11 月 2 日起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首波於六都共 13 處院所上路。
- 主要服務對象:輕症病人(檢傷分類第 3~5 級)
- 部分負擔:民眾在 UCC 就醫可省下最高約 600 元
- 配合醫院:台大、長庚、亞東、成大等大型醫院擔任後援
- 適合就診病症:
發燒、肌肉痠痛、感冒症狀
咳嗽、喉嚨痛等呼吸道不適
胃痛、腹瀉、嘔吐等腸胃道症狀
傷口處理、輕度燒燙傷、扭傷等輕傷
小兒發燒或急性不適
如果是檢傷分類第 1、2 級重症,仍會設置綠色通道送往急救醫院。此試辦計畫目的在提升醫療分流效率,讓真正需要急診資源的病人能即時獲得救治。


11 月新制(4)全民普發現金 1 萬元開放登記
政府宣布全民普發現金 1 萬元,自 11 月 5 日上午 8 點起開放為期 5 天的線上預登記。
- 登記網站:https://10000.gov.tw
- 登記分流時間:依身分證尾數分流登記(0、1 先登,依序開放至 9)。
普發一萬詳細介紹:普發一萬誰能領?怎麼領?完整領取時程、5 種領取方式一次看
11 月新制(5)地價稅開徵
財政部公告,地價稅於 11 月正式開徵,納稅人應依限繳納。若逾期未繳,將加徵 10% 滯納金。建議納稅人可透過線上繳稅、行動支付或金融機構多元管道繳納,避免罰金與信用紀錄受影響。
更多地價稅》
11 月新制(6)高鐵取消「提早搭車」機制
台灣高鐵自 11 月起取消「提早搭車」彈性制度,乘客必須依照票面指定車次搭乘,無法再提前搭乘其他班次。此政策旨在優化座位利用率與車次管理,提醒民眾出行時務必留意乘車時間。
總結:11 月新制重點三大方向
-
醫療政策升級:不孕症補助金額提高、疫苗接種範圍擴大、UCC 醫療分流新制啟動。
-
財政政策強化:全民普發 1 萬元、地價稅開徵,繳納期限須注意。
-
交通新制:高鐵取消彈性乘車。
整體而言,11 月新制聚焦「民生舒壓與制度優化」,從經濟補助到醫療便利,政策面更貼近一般民眾生活,建議大家在 11 月內完成登記與接種,以免錯過權益。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