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北市松山區的京華城,曾經是當地著名的購物中心,因其獨特的球體建築設計和繁華的商業活動而廣受矚目。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座曾經繁華的購物中心逐漸走向經營困境,最終踏上了拆除重建的轉型之路。此篇整理京華城案懶人包:容積率560%的原因、爭議重點提供讀者參考。
京華城在1991年開發時,威京集團捐出了約 30%的土地作為公園廣場,回饋社會,並使其成為台灣首例從工業區變更為商業區的成功案例。當時,台北市政府核定的法定容積率為 392%,這意味著開發商可以在這塊土地上建造相當於土地面積 3.92 倍的總建築面積。
然而,隨著經濟環境的變遷和購物中心經營模式的演變,京華城逐漸面臨著經營壓力。為了應對這一困境,威京集團於2011年開始考慮將京華城轉型為住宅區,並希望通過提高容積率來增加開發潛力。這一變更計畫旨在將容積率從原本的392%提升至560%,以便在這片土地上建造更多的住宅單位。
隨著轉型計畫的推進,京華城購物中心最終於2019年11月底關閉,並隨即開始進行拆除作業。這一標誌性建築的消失,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也為新一輪的開發計畫騰出了空間。
在重建計畫中,威京集團進一步爭取了20%的容積獎勵,使得京華城的容積率從560%提升至840%。開發商可以在同樣的土地面積上建造更多的建築面積,從而進一步提升土地的開發價值。透過引用綠建築、智慧建築和耐震建物設計標準,京華城未來的重建計畫將更加符合現代都市的發展需求。
京華城案的爭議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最初,京華城的法定容積率為392%,隨著威京集團的轉型計劃,申請將容積率提高至560%。這一變更本身就是一個爭議點,因為容積率的提升意味著開發商可以建造更多的樓地板面積,從而獲得更高的開發收益。
後來,通過爭取額外的20%容積獎勵,京華城的容積率進一步提升至840%。這一大幅度的容積率提升引發了社會各界的質疑,認為這可能有利於開發商過度開發,而忽視了公共利益和城市規劃的平衡。
威京集團在京華城關閉後,要求恢復原來12萬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保障,並提起行政訴訟。這一要求最終被法院駁回,法院認定樓地板面積保障為一次性保障,不可再次適用。這一法律糾紛也成為案件中的一個爭議焦點,涉及對既有權利的認定和解釋。
京華城案中,容積率的多次變更與容積獎勵的爭取,涉及到城市規劃與開發利益的平衡問題。許多人質疑這樣的變更是否真正符合公共利益,還是更偏向於開發商的利益,從而引發了社會對城市發展透明度和公平性的討論。
在京華城轉型過程中,如何在開發中平衡公共空間與私有利益,如何確保開發計劃符合城市長遠的發展目標,也是爭議的一部分。這涉及到公共空間的規劃、市民權益的保障,以及開發對周邊社區的影響。
京華城從購物中心轉型為住宅區的過程,是都市發展中一個典型的案例。這一轉變不僅反映了商業模式的演變與經濟環境的變遷,也展示了如何通過規劃調整與容積獎勵,提升土地的開發潛力。隨著重建計畫的逐步推進,京華城的未來將在新一輪的城市發展中展現其新的面貌。
《更多土地使用分區、住宅區相關的文章》
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房市、話題新聞或居家小知識,歡迎大家點擊以下任一 LOGO。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IG加入官方 Line 帳號或 Line 社群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