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房流程解析】賣房怎麼收錢?費用明細與過戶交屋時間一次看懂

賣房流程
賣房交屋
房屋過戶後交鑰匙
房子交屋示意圖
賣房拿到錢時間
房地產買賣圖片

賣房流程該怎麼走?賣房多久可以拿到錢?從房屋買賣簽約、繳稅、過戶到交屋,每一個步驟都攸關賣方權益與實際能入帳的金額。

本篇文章將完整說明賣房怎麼收錢、賣房會有哪些費用項目需要扣除,並解析從過戶到交屋的時間安排,幫助你掌握整個賣房流程,避免金流與時程上的錯誤與爭議。

👉 延伸閱讀推薦:賣房多久拿到錢?賣房簽約、完稅到過戶交屋流程及注意事項

👉 加入我們的社群,獲取最新房市消息!
📌 Facebook 社群 | 📌 LINE 社群

賣房可以賣多少錢?實際到手金額怎麼算?

在房屋買賣中,房屋售價是最受關注的關鍵之一。很多賣方會好奇:「房子能賣多少錢?」、「最後我實際能拿到多少?」

實際上,售價 ≠ 到手金額,因為在完成交易前,還需扣除貸款結清與相關費用。以下列出賣方可得金額的主要組成項目:

  • 房屋售價:房子的成交價格由地段、坪數、屋齡、屋況、市場供需等因素共同影響,是賣方的主要收入來源。
  • 扣除房貸結清:如果房子仍有貸款未還,需在過戶前先行清償,由銀行辦理結清流程,這筆金額會從售價中直接扣除。

換句話說,真正到手的金額,必須從售價中扣除貸款、費用與稅金後,才能算出淨收益。

賣房費用有哪些?仲介費、裝修費、過戶費一次看懂

無論是自行賣房,還是透過房仲協助,賣房過程中都會產生不少費用。這些費用會影響賣方最終可以拿到的淨額,因此提前了解與規劃非常重要。

常見的賣房費用項目包括:

  • 仲介費與代書費:透過房仲出售時,需支付成交金額一定比例的仲介費(通常為 2%),此外還會有代書(地政士)處理產權過戶等流程的費用。
  • 過戶與相關行政費:辦理過戶時會產生各類行政費用,例如印花稅、土地增值稅、登記費等。
  • 修繕與裝修費:在正式開賣前,有些賣方會花費整理屋況、粉刷牆面、簡易裝修以提高售價,這些成本也應納入總費用考量。

小提醒:賣房所產生的每筆費用,最好都要白紙黑字寫入契約或由代書列出明細,避免交易後產生爭議。

👉 補充閱讀:賣房找仲介該注意什麼?PTT 網友親身經驗分享

賣房時間表怎麼安排?從簽約、過戶到交屋的流程解析

賣房交易不只是一張合約而已,而是一連串的法律與金流流程。了解整體賣房時間表,能幫助賣方掌握關鍵節點、加快流程、避免卡關。

以下為常見賣房流程的時程參考:

1️⃣ 簽約當天|收取定金(約總價的 10%)

賣方與買方在達成共識後,會簽訂買賣契約並收取定金,通常為總價的 5%~10%。此階段可委由地政士(代書)代為保管合約與資金。

2️⃣ 申報房地合一稅、完稅與準備過戶文件(約 7~10 天)

完成簽約後,賣方需辦理完稅程序(例如房地合一稅、土地增值稅),稅額計算時間與流程依照區域地政事務所為準。

3️⃣ 辦理過戶登記(約 1~2 週)

買方與賣方會約定到地政事務所辦理所有權過戶,此時地政士會將文件、買賣契約送交審查,過戶時間視區域不同約 3~10 個工作天。

4️⃣ 銀行撥款與交屋(約 3~5 天)

過戶完成後,若買方有貸款,銀行會在確認房屋登記轉移完成後撥款給賣方,這筆尾款即為賣方最終收款金額。

撥款通常發生在交屋日當天或前後,雙方會依照契約內容完成交屋、點交與驗屋程序。

整體時間:從簽約到收款約 4~8 週

實際完成時間會依據以下因素不同而有差異:

  • 是否有貸款(有貸款者需等銀行流程)
  • 買方付款條件(一次付清 vs 分期 vs 尾款貸款)
  • 地政事務所的受理與過戶速度

整體來說,從賣房簽約到實際拿到錢,時間大約落在 4~8 週。建議賣方可與地政士及買方協商排程,確保交屋與收款無縫接軌。

賣房注意事項總整理:費用、時程、金流都要懂

賣房並不是單純把房子賣出去那麼簡單,從買賣簽約、稅費申報、過戶交屋到尾款收取,每個步驟都牽涉到資金、法律與時間安排。

想要順利完成交易、如期拿到款項,賣方務必事前了解以下幾點:

  • 費用清單要先估算:仲介費、地政士費、裝修費、稅費等都可能影響實際可得金額。
  • 時程安排要彈性:從簽約到收尾款平均需要 1~2 個月,建議預留彈性空間避免延遲。
  • 金流動向要確認:定金何時收?尾款誰撥?交屋日如何安排?最好與代書及買方清楚確認每一筆金流的處理方式。
  • 契約條款要看清:建議請專業地政士協助審閱契約,確認付款、過戶、交屋與違約處理等條款完整明確。

每筆房屋交易都是一場高金額且不可逆的行動,建議賣方提前準備、謹慎規劃,在合法、合理與安全的流程中完成賣房,不僅能順利收款,也能保障自身權益。

延伸閱讀推薦

📣 關注果仁家,獲得更多實用房市知識

你正在進行賣房計畫,或想了解更多賣屋實戰經驗?歡迎追蹤我們的社群平台,獲得最新文章更新與實用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