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選樓層總有遺憾?不少人因為預算、屋況、地點等考量,最後選擇了一樓、頂樓、或設備層等「爭議性樓層」。入住後才發現生活中出現各種不便:潮濕、噪音、悶熱、甚至漏水。但別擔心!
這篇文章要教你 五個簡單實用的方法,改善問題樓層的常見痛點
,就算買到也能住得舒適安心。
👉 加入我們的社群,獲取最新房市消息!
📌 Facebook 社群 |
📌 LINE 社群
頂樓最常見的問題包含夏天悶熱、雨季漏水、冬天溫差大。如果你住在頂樓,建議從這幾個方向著手改善:
屋頂防水重做:建議使用 PU 防水層、彈性水泥等材料進行重新施作,避免老化龜裂。
加裝遮陽設備:如可收折遮陽棚或遮光帆布,有效減緩日照直曬。
牆面塗裝隔熱漆:選用外牆專用的隔熱反射漆,提升室內溫度調節效果。
住在一樓最常遇到的狀況包括 地氣潮濕、街道噪音、蚊蟲多與隱私低,建議可以這樣改善:
加裝氣密窗與隔音窗簾:有效降低車聲與鄰里噪音。
除濕、防蟲一次做:牆角裝設防蟲條,搭配環控型除濕機。
加裝防盜窗或格柵:提升安全性,同時兼顧採光通風。
打造「前陽台防護區」:可用盆栽或透光拉門區隔,提高私密感。
🪴 小建議:窗邊擺放香草類植物(如薰衣草、薄荷)也能天然驅蟲喔!
住在 水塔下方或與電機房共層的設備層,常有低頻嗡嗡聲、震動感。這種狀況建議找裝潢師傅配合處理:
天花板加裝吸音棉 + 隔音板:可降低來自樓上或牆面傳來的聲音。
牆角加裝隔音矽膠條:減少震動與氣流導音。
選用高密度窗簾或雙層氣密窗:解決高頻聲音傳入問題。
🛠 小提醒:找專業設計師或師傅評估實地條件,避免自行施工效果不佳。
很多問題樓層需要透過裝潢來改善,但找師傅時要先問清楚這 3 件事:
有沒有處理過類似問題樓層經驗?(可詢問案例)
報價是否包含材料與防水保固?
可否配合平日進場施工?(避免假日施工違規)
👉 建議可多比較 2~3 間報價,並簽署施工合約,避免後續爭議。
即使無法大改裝,以下這些 生活改善小技巧 也能提升居住品質:
買除濕盒、室內乾燥劑擺在潮濕區域
一樓擺放「遮蔽盆栽」提高私密感
裝設智能聲音感測器(連接噪音紀錄 App)
善用「白噪音機」幫助入睡(對設備層有效)
買房不是每次都能挑到完美樓層,但就算入住後發現問題,也不代表就得一直忍耐。透過專業的防水、隔熱、隔音設計,加上生活小技巧改善,一樣能打造舒適的家!
👉 加入我們的社群,獲取最新房市消息!
📌 Facebook 社群 |
📌 LINE 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