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住宅區多集中在西部半部地勢平坦的都市計畫區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同樣是住宅區,有些住宅區以電梯大樓為主,有些卻以低矮的平房為主,除了開發時間較早或較晚的因素外,其實這和住宅區的建蔽率、容積率有一定程度的關係。本篇文章將介紹台灣各地住宅區的建蔽率、容積率查詢方法,讓大家了解,都市計畫住宅區建物怎麼蓋才合法。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IG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購屋必備知識!👈
為了避免土地利用過度,造成人口擁擠和公共設施不足的問題,政府對於每塊土地都會,訂定「土地使用分區」,不同的土地使用分區,可以做的用途和建物可興建的密度和高度都會略有不同,而規範建物可建築的「高矮胖瘦」,就是建蔽率和容積率。
有關建蔽率和容積率的介紹請參閱下表:
|   
  |    建蔽率  |    容積率  |  
|   定義  |    建蔽率,又被稱為「建築密度」或是「建築覆蓋率」,指的是建築物最大水平投影面積與基地面積的比率,也就是一塊土地上,可以蓋的建物範圍(即建築面積)有多少,屬於「平面管制」。  |    容積率,指為基地內建築物總地板面積與基地面積的比率,也就是建物總建坪與土地總地坪的比,容積率愈大,土地上的建物可以蓋的層樓就愈高,屬於「立體管制」。  |  
|   計算公式  |    建蔽率 = 建築面積 ÷ 基地面積 可建築最大平面面積 = 基地面積 × 建蔽率  |    容積率 = 總樓層面積 ÷ 基地面積 總樓層面積 = 基地面積 × 容積率  |  
想了解更多關於建蔽率和容積率的資訊,可參考:建蔽率、容積率是什麼?教你計算、查詢房子能蓋的面積與高度!
從上述可得知,住宅區建蔽率和容積率,和住宅區所屬的土地使用分區有密切關係,想要某住宅區的建蔽率和容積率,首先就需要查詢住宅區的分類是屬於土地使用分區的哪一種,以下提供最常見的土地使用分區查詢教學供大家參考。
想要查詢某塊土地的土地使用分區、住宅區分類,首先要先進入「內政部全國土地使用分區查詢系統」。
接著,請選擇你想要查詢的「縣市」與「鄉鎮區」,並按下定位,系統會自動幫你縮小範圍到你選取的位置。
再來點選「全國門牌地址」,在該欄位中輸入想要查詢的地址,並按下「搜尋門牌」。之後下方會出現你想要查詢的門牌地址,如果地址確認無誤的話,按下地址左邊的「map」圖像,就可以快速定位到該門牌在哪種土地使用分區上。
※ 這邊示範的地址是「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因此土地使用分區是「機關用地」,如果土地上建物是作住宅使用,查詢結果大部分應為「住宅區」。
想了解更多都市計畫住宅區分類的相關介紹,請參考:【住宅區分類查詢】用土地使用分區查詢系統查自家是不是住宅區
知道了某住宅區所屬的土地使用分區為何後,就可以根據該縣市政府訂定的《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或是都市計畫細部計畫,來查詢到住宅區土地的建蔽率和容積率資訊囉!以下整理台北市和新北市的都市計畫住宅區的建蔽率、容積率資訊,供大家查詢、參閱。
|   土地使用分區  |    建蔽率  |    容積率  |  
|   住一  |    30%  |    60%  |  
|   住二  |    35%  |    120%  |  
|   住二之一  |    35%  |    160%  |  
|   住二之二  |    35%  |    225%  |  
|   住三  |    45%  |    225%  |  
|   住三之一  |    45%  |    300%  |  
|   住三之二  |    45%  |    400%  |  
|   住四  |    45%  |    300%  |  
|   住四之一  |    50%  |    400%  |  
| 都市計畫區名稱 | 土地使用分區 | 建蔽率 | 容積率 | 
| 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 (區段徵收範圍) 都市計畫 | 第三種住宅區(特) | 40% | 160% | 
| 第三之二種住宅區(特) | 40% | 225% | |
| 市民住宅區 | 40% | 225% | |
| 台北市 「基隆河(中山橋至成美橋段)計畫案(南段地區)」及「內湖區新里族段羊稠小段附近地區都市計畫案」計畫案 | 供拆遷安置專案 住宅使用  |  40% | 160% | 
| 供住宅使用 | 40% | 160% | |
| 一般住宅區 C1、C2、C3 街廓  |  45% | 225% | |
| 一般住宅區 C4、C5、C6、C7、C8、C9、C10 街廓  |  35% | 225% | |
| 住商混合區 | 40% | 基準 225% 最高 360%  |  |
| 台北市北投區都市計畫 | 第三種住宅區(特) | 40% | 120% | 
| 北投士林科技園區都市計畫案 (不含區段徵收及特定專用區範圍)  |  第三種住宅區 | 45% | 225% | 
| 第三之二種住宅區 | 45% | 400% | |
| 台北市基隆河成功橋上游河道截彎取直後兩側土地都市計畫 | 供拆遷安置專案 住宅使用  |  40% | 160% | 
| 供住宅使用 | 40% | 175% | |
| 住商混合使用 | 40% | 175% | |
| 台北市基隆河 (中山橋至成美橋段) 附近地區都市計畫  |  供拆遷安置專案 住宅使用  |  40% | 160% | 
| 供住宅使用 | 40% | 160% | |
| 住商混合使用 | 40% | 160% | |
| 內湖區西湖里 (德明商業專校) 附近地區都市計畫  |  第二種住宅區 | 40% | 120% | 
| 第三種住宅區 | 50% | 225% | |
| 50% | 300% | ||
| 南港區基隆河以南,向陽路以西,忠孝東路以北,南港區及松山區界線以東附近地區都市計畫 | 第三種住宅區 | 50% | 225% | 
| 第三種之一住宅區 | 50% | 225% | |
| 50% | 300% | ||
| 南港區基隆河以南,台北縣市界以西,中南公園以北,惠民街以東附近地區都市計畫 | 再發展地區 | 50% | 225% | 
| 第三種之一住宅區 | 50% | 225% | |
| 50% | 300% | ||
| 南港區基隆河南,惠民街以西,縱貫鐵路以北,向陽路以東附近地區都市計畫 | 第三種住宅區 | 50% | 225% | 
資料來源:土地 Go Go Go
| 地區 | 住一 | 住二 | 住三 | 住四 | 
| 新店 | 50% / 120% | 50% / 280% | 50% / 300% | |
| 永和、永和、板橋、土城、三重 | 50% / 300% | |||
| 土城 | 50% / 180% | 50% / 240% | ||
| 泰山、五股、八里、瑞芳、澳底、頂埔、山佳、鶯歌 | 50% / 200% | |||
| 樹林 | 50% / 260% | 50% / 250% | ||
| 蘆洲 | 60% / 200% | |||
| 淡水 | 50% / 225% | 50% / 360% | 50% / 240% | |
| 汐止 | 50% / 200% | 50% / 240% | ||
| 三芝、金山、野柳、雙溪 | 50% / 180% | |||
資料來源:土地 Go Go Go
| 都市計畫區名稱 | 住宅區 | 住一 | 住二 | 
| 八里 (龍形地區) 都市計畫 | 50% / 200% | ||
| 八里都市計畫 | 50% / 200% | 40% / 200% | |
| 十分風景特定區計畫 | 40% / 80% | ||
| 三芝都市計畫 | 60% / 180% | ||
| 三重都市計畫 | 50% / 300% | ||
| 三峽都市計畫 | 60% / 210% | ||
| 土城頂埔都市計畫 | 50% / 200% | ||
| 土城都市計畫 | 60% / 180% | 60% / 240% | |
| 中和都市計畫 | 50% / 300% | ||
| 五股都市計畫 | 50% / 200% | ||
| 北海岸風景特定區計劃 | 60% / 180% | ||
| 平溪都市計畫 | 60% / 120% | ||
| 石門都市計畫 | 60% / 200% | ||
| 永和都市計畫 | 一般 50% / 300% 特殊 50% / 200%  |  ||
| 石碇都市計畫 | 60% / 280% | ||
| 汐止都市計畫 | 50% / 200% | 50% / 240% | |
| 坪林水源特定區計畫 | 60% / 120% | ||
| 板橋 (浮洲地區) 細部計畫案  |  再發 60% / 160% 區徵 60% / 240%  |  40% / 240% | |
| 板橋都市計畫 | 50% / 300% | ||
| 金山都市計畫 | 60% / 180% | ||
| 泰山都市計畫 | 50% / 200% | ||
| 烏來水源特定區計畫 | 60% / 120% | ||
| 淡水 (竹圍地區) 都市計畫  |  住三 50% / 360% 住四 50% / 240%  |  40% / 120% | 50% / 225% | 
| 深坑都市計畫 | 50% / 200% | ||
| 淡海新市鎮特定區都市計畫 | 住一之一 50% / 120% 住二 35% / 180% 住三 35% / 230% 住三之一 50% / 230% 住四 35% / 260% 住五 35% / 320% 住五之一 50% / 320% 住六 35% / 400%  |  ||
| 野柳風景特定區計畫案 | 60% / 180% | ||
| 新店 (安坑地區) 都市計畫 | 已開發建築密集地區 50% / 160%  |  ||
| 新店水源特定區計畫 | 30% / 60% | 60% / 120% | |
| 新店都市計畫 |   住三 50% / 280%  |  30% / 60% | 50% / 120% | 
| 新莊都市計畫 | 50% / 300% | ||
| 瑞芳都市計畫 | 50% / 200% | ||
| 萬里都市計畫 | 60% / 180% | ||
| 台北大學社區特定區計畫 | 60% / 210% | ||
| 臺北水源特定區計畫 | 30% / 60% | 60% / 120% | |
| 臺北港都市計畫 | 住三 50% / 200% | 50% / 120% | 40% / 200% | 
| 樹林 (三多里地區) 都市計畫 | 50% / 200% | ||
| 樹林 (山佳地區) 都市計畫 | 50% / 180% | ||
| 樹林都市計畫 | 住三 50% / 120% | 50% / 260% | 50% / 250% | 
| 澳底都市計畫 | 50% / 200% | ||
| 龍壽、迴龍地區都市計畫 | 60% / 240% | ||
| 雙溪都市計畫 | 60% / 180% | ||
| 蘆洲都市計畫 | 50% / 200% | ||
| 鶯歌 (鳳鳴地區) 都市計畫 | 60% / 120% | 60% / 200% | 50% / 200% | 
| 鶯歌都市計畫 | 60% / 200% | 50% / 200% | |
| 林口特定區都市計畫 |   住一 40% / 120%  |  ||
資料來源:土地 Go Go Go
都市計畫住宅區的建蔽率容積率,主要根據都市計畫細部計畫內容而定,各縣市對住宅區土地的建蔽率和容積率規定是因地制宜,因此相當複雜,若想要了解更多詳情,建議大家可以透過「各縣市土地使用分區查詢系統」,或是直接查詢特定都市計畫區的都市計畫書內容。
※ 有些縣市的土地使用分區查詢系統,可以同時查詢到建蔽率、容積率,以及都市計畫書。
▼ 各縣市土地使用分區查詢系統
| 基隆市 | 台北市 | 新北市 | 桃園市 | 新竹縣 | 
| 新竹市 | 苗栗縣 | 台中市 | 南投縣 | 彰化縣 | 
| 雲林縣 | 嘉義市 | 台南市 | 高雄市 | 屏東縣 | 
| 台東縣 | 花蓮縣 | 宜蘭縣 | 澎湖縣 | 金門縣 | 
除了坐落在都市計畫範圍的住宅區外,有些住宅區坐落位置屬於「非都市計畫區」,而此種住宅區的建蔽率和容積率查詢,則可以透過查詢「土地登記謄本標示部」的「使用分區」和「使用地類別」得知。以下圖為例,下圖的「使用分區」為鄉村區、「使用地類別」為乙種建築用地,根據《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其建蔽率和容積率分別為 60% 和 240%。
想知道更多關於土地登記謄本的資訊請看:建物謄本、土地謄本是什麼?主要用途、哪裡申請這篇告訴你!
如果土地登記謄本土地標示部上「使用地類別」、「使用分區」是空白,那就代表這塊土地是屬於都市計畫用地,要按照前面介紹方式,來查詢建蔽率和容積率。
非都市計畫土地的土地使用分區主要有 9 種用地,而其建蔽率和容積率是根據法規「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而來的,其中,可以蓋住宅、最適合作為住宅區使用的,只有乙種建築用地,有關有關甲、乙、丙、丁種建築用地的定義,以及其各別的建蔽率和容積率規定比較,請參閱下表:
|   土地使用分區  |    說明  |    建蔽率  |    容積率  |  
|   甲種建築用地(甲建)  |    一般農業區、特定農業區內的建築用地  |    60%  |    240%  |  
|   乙種建築用地(乙建)  |    鄉村區中的建築用地,可供居住及低強度的商業使用  |    60%  |    240%  |  
|   丙種建築用地(丙建)  |    山坡保育區內的建築用地  |    40%  |    120%  |  
|   丁種建築用地(丁建)  |    一般農業區、特定農業區內的工業建築用地  |    70%  |    300%  |  
住宅區建蔽率和容積率,影響著該地區的住宅、建築物可以蓋的佔地面積和總樓高,若要查詢某住宅區的建蔽率和容積率,只要上「內政部全國土地使用分區查詢系統」,或是「各縣市的土地使用分區查詢系統」,就可以快速查詢到該地的土地使用分區,進而查詢到住宅區的建蔽率、容積率,甚至是詳細的都市計畫書資訊。
雖然多數的住宅區的建蔽率和容積率,會根據土地使用分區而定,但也有一些地區因為當地政府的都市計畫規劃,而有另外的建蔽率和容積率規範,不過整體看起來,雙北市住宅區建蔽率多數為 40~50%,最高不超過 60%;容積率多數在 150~300%。
從建商或地主的角度來看,建蔽率和容積率高的土地,可建築的面積和樓高都可以比較高,也較能追求到土地最高獲利;但以居住者的角度來看,過高的建蔽率和容積率,會造成人口過於密集,土地範圍內的公共設施、綠地不足的問題。所以,以居住品質來看,建蔽率和容積率較小的住宅區,才是最宜人居、高品質的住宅區喔!
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房市、話題新聞或居家小知識,歡迎大家點擊以下任一 LOGO。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IG加入官方 Line 帳號或 Line 社群一起討論。
《更多土地使用分區、住宅區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