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棒球場在 1976 年落成後,一直是台灣重要的棒球場地之一。新竹棒球場座落於新竹市北區,為了提供更好的比賽環境和觀賽體驗,歷經多次改建和重整,本文將整理新竹棒球場相關資訊,包含:新竹棒球懶人包、施工廠商、工程進度等,給大家參考。(本文資訊、圖源:新竹市政府)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購屋必備知識!👈
新竹棒球場簡介
新竹棒球場在 1974 年開始動工,原名為「新竹縣立王貞治棒球場」,但在興建期間,蔣中正逝世,為了紀念球場便改名為「新竹縣立中正棒球場」,並在 1976 年 11 月 27 日舉行落成啟用典禮。
1982 年新竹市升格為省轄市後,球場名稱改為「新竹市立中正棒球場」。2019 年時球場拆除重建,最後更名為「新竹市立棒球場」。
▼ 下方是新竹棒球場的基本資訊:
興建年代 | 1976 年 |
地址 | 新竹市北區民富里西大路 559 號 |
座落方位 | 正南方(本壘往中外野方向) |
觀眾席數 | 10,000 席 |
內野土質 | 紅土 |
左外野 | 328 英呎 |
中外野 | 400 英呎 |
右外野 | 328 英呎 |
經緯度 | E 120”57’39.4” N 24”48’23.8” |
新竹棒球場周邊
新竹棒球場周邊無論是飲食、住宿都非常方便,生活與商圈機能極好,但跟其他較早興建的棒球場一樣,都有腹地狹小的問題。因為新竹棒球場在主要幹道旁,加上街道狹窄,不少民眾反應交通經常堵塞。
新竹棒球場重建預算、經費
接續剛剛提到的腹地狹小問題,新竹市政府為了改善,在 2017 年成功向行政院爭取到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獲得 8.76 億元經費進行拆除重建。
新建工程包括:拆除內野觀眾席、調整球場燈柱、建置外野大螢幕、整修外野觀眾席,以及完善的球員空間,如休息室、復健室、牛棚練習區等,並設置商業空間和超過 300 個汽車位的地下停車場。
工程標案經歷 6 次流標後,在 2019 年初正式發包,並在 2019 年中開始進行為期 32 個月的拆除重建工程,總經費約 12 億元。
新竹棒球場重建工程
2019 年 11 月,味全龍隊宣佈成為新竹球場重建後的經營者之一,觀眾席數從原本的 11,000 人減少為 10,000 人,並在 2022 年 7 月 22 日重建完畢重新開賽。
但因為施工問題多且安全防護不足,當時僅 2 場比賽就有多名球員受傷。7 月 24 日時,中華職棒聯盟宣佈暫停新竹棒球場剩餘賽程,並更換比賽場地,新竹市政府也表示會盡快進行改善工程。
2023 年 11 月,新竹市政府宣佈將對球場土壤及草皮進行全面更換,工期約 1 年,預計 2025 年起就可以正常使用。
新竹棒球場改善工程:施工廠商
新竹棒球場重建工程的施工廠商,由巨佳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統包施工,艾奕康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監造和工程專案管理。
2020 年 5 月,新竹市政府與頂新集團旗下的龍來球場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合約,等新竹球場完工後,味全龍隊將獲得 10 年的經營權,並可延長 5 年。
- 施工廠商:巨佳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監造、工程專案管理:艾奕康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圖源:擷取自新竹市政府
新竹棒球場改善工程:工程進度
最後也幫大家整理了 2024 年新竹棒球場工程進度,在政府公開資訊中,新竹棒球場在 4/18 進行了球場的日常維護,工程進度朝部分驗收結算進行。球場的經營管理由龍來球場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但目前仍因改善工程暫停營運。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新竹棒球場的最新工程進度,可點選下方網址:
- 新竹棒球場:最新進度追蹤連結由此去
2024/4/18 工程進度
新竹棒球場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由新竹體育場進行,包括定期割草、每日巡視和維護。停車場區域則由交通處管理。目前工程進度朝部分驗收結算進行,若有設施或燈具損壞,工務處將請施工廠商處理。
球場經營管理採 OT 方式,由龍來球場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但因工程改善作業暫停營運,預計改善後重啟營運,市府將持續確保球場安全和功能完善。
2024/4/16 工程進度
2024/4/9 工程進度
新竹市政府發現新竹棒球場的結構分析未符合法規要求,要求統包商重新提交結構計算書,並經第三方公正單位鑑定。市府將自行發包移除過載覆土工程,目前已有兩家廠商投標,預計第 2 次招標就有機會決標。
2024/3/26 工程進度
新竹市政府與市議會棒球場設施改善監督小組召開會議,討論新竹棒球場的改善進度。市府表示,球場目前存在土壤級配不符、排水不良及地下室結構安全問題,已多次要求統包商改善未果。市府已解除部分合約並將自行移除覆土及辦理結算驗收,目標是盡快完成球場重啟,提供市民安全且功能完善的球場。
延伸閱讀
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房市、話題新聞或居家小知識,歡迎大家點擊以下任一 LOGO。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IG加入官方 Line 帳號或 Line 社群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