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公設比為什麼越來越高?一起來看增加的四個階段!

在台灣房市中,公設比高達 30% 已成為一種常態,對許多買房者而言,這意味著他們購買的每三坪中,就有一坪是用於公共設施的費用。這一比例對於不常使用這些設施的人來說可能感到不公平。本文將介紹公設比越來越高的原因及其對買房者的影響。

公設比逐漸增加的四個階段

階段一、早期公寓

早期的公寓多以簡單的樓梯作為唯一的公共設施,因此公設比相對較低。這對於那些希望避免在公設上花費過多的買家來說,是最經濟的選擇。

階段二、華廈時期:

隨著1990年代以後,台灣開始出現更多高層建築和對地下室停車位的需求,公設比逐漸上升。華廈時期的公設比一般在10%至25%之間,提供了電梯等基本設施,是一個中等公設比的選擇。

階段三、現代大樓

進入2000年代,由於消防法的改變和安全設施的加強,大樓的公設比進一步提高。安全梯間、消防設施等必要的公共設施成本上升,使得公設比普遍高於以往。

階段四、豪華大樓與綜合設施

最近幾年,許多新建案都在追求提供豐富的生活便利設施,如健身房、游泳池等,使得公設比普遍超過30%。這些設施雖然提高了居住的舒適性和便利性,但也相應增加了買房者的負擔。

你可能有興趣》最實用公設、最不常用的公設,這篇告訴你

公設的優點與缺點

公設提供了許多便利,如安全性、休閒娛樂等,但同時也帶來了高額的維護費用。買房者在選擇房屋時,應評估自己對於這些設施的實際需求,以確定高公設比是否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此外,公設比的增加也反映了台灣房市的發展趨勢和居住文化的變遷,從單純的居住需求到追求生活品質的提升。這一趨勢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會繼續,因此買房者在決策時需考慮長遠的居住成本和生活品質之間的平衡。

延伸閱讀》

 

hana

Recent Posts

房市交易量年減 27%!2025 建物買賣恐創 26 年來最大跌幅

2025 年房市交易量持續走低...

3 小時 ago

房價漲、宅愈小?住宅平均面積創新低,六都全面縮水!

你有發現買到的房子越來越小了嗎...

5 小時 ago

基本工資確定調漲!月薪 29,500 元、時薪 196 元,2026 元旦上路

為因應物價與生活成本調整,行政...

22 小時 ago

公設有望減 5%、電梯免容積、沒車位免負擔車道,虛坪改革 3 重點出爐

為減輕購屋族負擔、提升住宅市場...

24 小時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