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埔成為「科技人最愛生活圈」 高鐵+機場+捷運是關鍵

桃園高鐵,青埔,桃園房市

根據財政部公布的 112 年綜所稅初步統計資料,桃園市薪資所得中位數前十名的村里中,有 5 個來自青埔重劃區,前三名甚至全由青埔包辦,打破過去由龍潭渴望里長年穩居前段班的格局,也讓青埔再次成為房市話題焦點。

不少網友驚呼:「青埔是桃園唯一同時吸引新竹與南港買盤的地方!」「明明沒有科技業,卻活像科技人生活圈。」

青埔 5 里進榜,穩坐高薪區龍頭

從財政部公布的《綜合所得稅申報統計表》中可見,青埔六大重劃區中有 5 個村里擠進薪資中位數前十名,分別為:

排名 里別 所屬區域 薪資中位數(萬元)
1 大園區埔心里 青埔 103 萬
2 大園區五權里 青埔 101 萬
3 大園區大觀里 青埔 99 萬
10 桃園區中路里 中路 約 88 萬(估)

過去中路重劃區曾為桃園高所得代表,如今也僅剩一里進榜。PTT 上不少網友酸道:「龜殼太重,拖住整個桃園區。

青埔重劃區,圖片來源:遠雄房地產

青埔買盤組成:70% 是科技人?網友看法兩極

有網友認為青埔的房價與薪資中位數同步上升,是因為來自 竹科、新竹工研院、台北內科、南港園區 等「科技人」大量進駐,進一步拉高區域平均所得。

但也有人提出反駁,認為:

「薪資中位數 103 萬只是代表這裡多數是中產階級打工族,跟真正的科技菁英還有差距。」

「沒有在地就業機會,代表的是移居與通勤的選擇,不等於有科技業群聚。」

不過,多數人仍認同:「高鐵+機場+捷運 是青埔吸引外來買盤的主因,長遠來看仍是桃園最具潛力的重劃區之一。」

為何青埔「新」得有價值?薪資統計背後透露區域轉變

財稅專家指出,薪資中位數的變化背後其實也反映了 「區域結構年輕化」與「新人口遷入」。與傳統老市區相比,新興重劃區沒有低收入人口基礎拉低平均值,因此統計上會更亮眼。

網友「partner」則補充觀點:

「不是青埔人最有錢,是因為沒有低薪的舊人口存在,看起來才更整齊高收入。」

「老市區雖收入不高,但可能資產雄厚,不繳稅的退休族可不等於沒錢。」

小結:青埔爬上桃園榜首,只是起點

青埔從一片農地到高鐵特區,歷經十多年的開發與話題,如今不只是房市熱點,更成為桃園「新高薪生活圈」代表,不論是數據、討論熱度,或投資關注度,都遠超其他行政區。

但如網友所說,這波熱度是否真能支撐未來房價、交通與生活機能是否跟得上,仍值得持續觀察。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更多桃園房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