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房地產市場中,「平均房價上漲」的數據並不一定能準確反映房價的真實漲跌。因此,信義房屋透過每季發布的房價指數,為主要都會區提供客觀的房價指標,幫助市場參與者了解真實房價走勢。本文整理 2025 Q2 都會區房價指數給讀者參考。(本文圖表/資訊/數據:信義房屋官網)
延伸閱讀》2025 第一季都會區房價指數:新北房價大增,台南、台中回調(信義房價指數)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2025 第二季都會區房價指數:台北、台南成房價亮點
從季增率來看,台北市房價指數從 Q1 的 136.22 上升至 Q2 的 140.70,季漲幅達 3.29%,年增率也達 2.73%。房市表現強勁,顯示市場買氣回升,吸引剛需與置產族回流。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台南,Q2 房價指數來到 203.90,不僅季增 2.27%,年增更高達 3.11%,為全台年增率最高城市。顯示中南部房市仍具長線發展潛力。
▼ 下方是 2025 第二季都會區季指數:

2025 第二季都會區房價指數:新北重挫,新竹、桃園修正
相較之下,新北市房價指數下跌至 154.81,季減 5.33%,幾乎回到去年同期水準,年增率僅剩 0.06%。顯示新北房市進入高檔壓力期,投資型買盤退場明顯。
另外,新竹與桃園也分別季減 2.99%、2.59%,其中新竹年增率為 -3.38%,為全台年跌最多地區,反映出高基期後的自然回調。

Q2 總結:房價進入區域盤整期,台南、台北仍具支撐力
整體來看,2025 Q2 房價指數呈現「北漲南跌」的區域分化現象。台北、台南表現出色,展現出大都會與產業發展區域的支撐力;新北、新竹則因前期過熱與買氣轉弱而出現修正。
對於購屋族來說,目前正值市場盤整期,也要觀察下半年政策與利率變化,是否會進一步影響房市。
為什麼需要房價指數/信義房價指數?
在房地產市場中,「平均房價上漲」的數據並不總能準確反映房價的真實漲跌。由於房地產具有高總價、變現性低以及每個物件條件不同等特性,例如:地段、樓層、採光等因素,這使得「平均價格」難以全面反映市場的變動。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地區主要以老舊公寓為主,卻突然有一處新建案成交,這可能會大幅推高該地區的平均價格,但這並不意味著該區域的房價普遍上升。
此外,房地產的異質性使得價格無法完全標準化,每筆交易的價格不僅反映物件的價值,還涵蓋了品質差異。因此,信義房屋每季發布的房價指數,為主要都會區提供客觀的房價指標,幫助市場參與者了解更真實的房價走勢。
信義房價指數/全台都會區季指數介紹
信義房價指數自 2009 年起由信義房屋與政治大學商學院合作建立,基於特徵價格函數理論(Hedonic Price Method),旨在更精確地反映台灣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波動。
隨著市場變化,2012 年起指數模型增列桃園及新竹都會區,並採用拉氏指數公式(Laspeyres Index)來編製,讓指數更具即時性。2022 年,信義房價指數進行了基期調整,將基期定為 2016 年第一季,並引入 2021 年的交易樣本作為新的標準房樣本,重新詮釋實質房價變化,同時更新歷史數據。
全台都會區季指數涵蓋 8 大區域,包括:台北、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及台灣其他地區,並僅選取純住宅樣本(如公寓、華廈及電梯大樓),排除具商業用途、預售屋及偏差樣本,以確保指數的客觀性與精確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