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 9/4 宣布,將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第 72-2 條的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自 9 月 1 日起回溯適用。這是為了在 30% 房貸比率上限之外,釋放更多貸款給首購族,緩解「房貸荒」壓力。銀行局長童政彰指出,每月約可因此多釋出 300~500 億元貸款額度。
延伸閱讀》新青安貸款鬆綁!9/1 起不受放款比率限制,專家:三族群問題待解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新青安鬆綁背景:避免「貸不出」窘境
依《銀行法》第 72-2 條規定,銀行對不動產放款有比例上限,以避免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但近一年來,公股銀行額度逼近預警線,導致部分符合新青安資格的民眾,因額度不足而無法順利核貸,甚至出現交屋受阻的情況。
這次政策鬆綁,等於替新青安「開小灶」,讓合格的首購族可以繼續順利申貸,縮短等待時間,避免市場資金斷鏈。
根據金管會統計,自 2023 年 8 月新青安上路至 2025 年 7 月底,已累計核貸近 12.95 萬戶,金額超過 9,994 億元,其中 73% 借款人為 40 歲以下青壯年,顯示政策確實幫助到自住剛性需求。
延伸閱讀》新青安貸款鬆綁!9/1 起不受放款比率限制,專家:三族群問題待解
新青安鬆綁重點一覽
項目 | 鬆綁前 | 鬆綁後 |
---|---|---|
是否計入 72-2 上限? | 是 | 否 (2025/9/1 起回溯適用) |
公股銀行放款量能 | 容易被壓制,出現卡貸 | 量能釋放,縮短等待時間 |
受惠族群 | 仍可能被額度限制 | 首購自住優先保障 |
其他限制 | 信用管制、利率高檔 | 依舊存在,並非全面放寬 |
新青安鬆綁:短期效益分析
首購族喘一口氣,預售交屋得救
新青安解禁對首購族具有立竿見影的效用,房仲業者指出,新青安取消額度計入後,銀行可優先處理自住貸款,讓貸款排擠效應暫解,排隊等待貸款的狀況有望改觀。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新政策對於因額度滿載而延誤核貸、甚至可能無法如期交屋的預售屋購屋族,提供實質協助,尤其是對自住需求的購屋者而言更是「天降甘霖」。
但不是全面鬆綁:房市價量正處分化局面
儘管如此,房仲與專家普遍認為變化有限,主要原因有 3 項:
- 信用管制仍在:銀行雖不需將新青安計入比率上限,但針對貸款人的「信用審查」與風控標準仍維持嚴謹,短期間內釋出資金有限。
- 成交量為先、價格僵持:房市短期可能出現交易量回穩,但房價仍在修正中,多數專家判定「量穩價跌」格局未改。
- 實非等於放寬:這次排除指向的是房貸額度計算方式,而非全面寬鬆貸款條件,換屋族、高鑑價首購族仍可能無法突破銀行信用限制。
新青安鬆綁:中長期觀察指標
政策岔路口,市場信心能否回溫?
-
央行政策與利率走向
如果央行持續信貸管制或升息,資金回流房市的難度仍高。 -
交屋潮是否成解套契機
2025 年預估有 15 萬戶交屋,如果新青安能有效加速貸款流程,則交屋斷鏈風險能夠適度降低。 -
房價是否止跌回升
住商企研室指出,新青安鬆綁為首購族提供了一劑「強心針」,但是否能終結盤跌仍待市場驗證。 -
信貸調控是否鬆綁
未來如果民營銀行減輕信用管制,將對房市產生更大支撐。房中業者提醒,目前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買盤回溫需更全面鬆綁信貸限制。
新青安鬆綁影響:果仁家總結
新青安貸款鬆綁,讓首購族能在房貸荒中喘口氣,但對整體房市影響有限。未來央行政策走向與利率變化仍是關鍵。對於想買房的自住族來說,這是一個可以把握的機會;但對換屋或投資族群而言,挑戰依然存在。
- 短期: 新青安貸款排除額度限制,為尚未順利核貸的首購族注入資金活水,在緊繃的金融環境中獲得喘息機會。
- 中期: 有助穩定市場交易量,但房價回升動能緩慢,需觀察經濟政策與信貸環境。
- 長期: 房市是否回溫、是否進入量價齊揚階段,仍仰賴宏觀政策、信貸條件,以及買方財務能力面臨的實質挑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