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三大指標怎麼看?預售交易量、建商庫存、中古屋待售一次搞懂

房市三大關鍵指標教你看:預售交易量、建商庫存、中古屋待售量當大家在討論房市「熱不熱」、「會不會跌」時,最常看到的就是各種成交量、庫存量、待售量的統計數據。但這些數字到底代表什麼?看得懂、看得準,才能抓住市場節奏。

本篇果仁家帶你一次搞懂三大關鍵指標,無論是想買房、自住,還是想了解市場趨勢,都能快速上手。

什麼是預售交易量?反映市場「信心溫度計」

新北新店合環 Landmark 預售案模型區
預售屋。圖/新北新店 合環 Landmark 模型區 海悅廣告

指標說明:

預售屋的交易量,通常來自各地市調機構或不動產業者統計的買賣契約數(未來建案交屋前的銷售量),是觀察市場前端動能的重要依據。

代表意義:

  • 預售成交變多表示民眾對未來市場仍有期待,對房價有信心,通常反映投資或自住買氣回升。

  • 預售成交變少可能代表觀望情緒濃厚,對利率、政策、總價帶敏感,市場趨於保守。

專家提醒:

預售市場對政策變化最為敏感,例如央行限貸、禁止換約、打炒房政策等,都會迅速反應在成交量上。若預售交易量連續幾個月跌破 6,000 件,則須留意建商是否面臨銷售壓力、價格是否將出現鬆動。

新案庫存量(待售戶數):反映建商壓力與市場供給

591 新建案平台中的建案展示圖
圖片來源:591 新建案

指標說明:

新建案「庫存量」是指目前市場上尚未售出的預售與新成屋戶數,數據來源多來自建商自行揭露、業者彙整或市調公司統計。

代表意義:

  • 庫存增加表示新案去化速度放緩,建商銷售壓力增大,可能影響未來開價與讓利空間。

  • 庫存下降代表市場消化良好,買氣支撐力強,建商壓力減輕,有機會提高價格或減少讓利。

專家提醒:

觀察庫存要與成交量一起搭配,單看庫存多寡無法判斷市場熱度。如果「高庫存+低成交」,代表市場供需失衡,短期內恐怕出現價格調整。

中古屋待售量(售屋供給):反映真實賣壓與房價鬆動機會

房仲網站上的中古屋銷售資訊頁面

指標說明:

指的是市場上正在銷售的中古屋物件數量,來源如實價登錄揭露、房仲平台刊登數、業者內部系統等。

代表意義:

  • 待售量變多:可能是屋主擔心房價下跌,或資金需求釋出房源,對買方來說有較大議價空間。

  • 待售量變少:表示賣方信心回穩,惜售情緒升溫,買方選擇變少,價格也更難談。

專家提醒:

觀察中古屋待售量的變化,不只能看出房價變動前兆,也可分析區域熱度。如果某區出現急增放售潮、價格卻無明顯修正,代表屋主信心與買方出價之間仍存在落差,可能出現成交冷卻期。

【總結】三大指標這樣看,掌握市場節奏更有底

指標 解讀重點 買方應對策略
預售屋交易量 市場前端信心指標,影響房價預期 成交量持續下滑時,預售案讓利空間可能加大
新案庫存量 建商壓力觀察點,供給是否過剩 高庫存區域可多議價,慎選品質與地段
中古屋待售量 真實市場壓力與買賣信心溫度 量增價跌時,是買方進場的好時機

房市數據繁多,學會解讀這三大核心指標,就像擁有一把看懂市場風向的「指南針」。未來不論房價走高或修正,你都能更冷靜地做出買賣決策。

關於《果仁家》

《果仁家》是台灣房市專業內容平台。我們聚焦房市趨勢、預售屋動態、政策變化與自住購屋知識,提供中立且易懂的選屋資訊,幫助你在資訊混亂的市場中看清方向、選對產品。

👉 加入我們的社群,獲取最新房市消息!
📌 Facebook 社群 | 📌 LINE 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