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時,很多人會順便買車位,就算自己不開車,也能出租給別人賺租金。不過,你知道嗎?社區大樓裡的停車位種類不只一種,而且不是每種停車位都能自由出租或賣給別人。
今天就帶你一次搞懂法定停車位、獎勵停車位與增設停車位的差異、產權與買賣限制。
停車位分三種,你買的是哪一種?
社區大樓的停車位,主要分成三種:
-
法定停車位:建商依法必須配置的基本停車位
-
獎勵停車位:建商為拿到建蔽率獎勵而額外興建的車位
-
增設停車位:建商用剩餘空間自行加設的車位
這三種停車位,不但產權不同、能否出租或出售的對象也不一樣,我們接下來一一說明。
法定停車位是什麼?產權屬於全體住戶
法定停車位是建商在蓋房子時,根據法規必須配置的車位,主要是提供給大樓住戶使用。這類停車位最常見,但也最容易搞混產權。
-
產權狀況:法定停車位通常沒有獨立產權,是屬於「公設」,即全體住戶共有。
-
可否出租? 可以自己用,也可以租給同社區其他住戶。
-
可否出售? 只能賣給同一社區的大樓住戶,不能隨便對外出售。
小知識:大公 vs 小公是什麼?
-
大公:整棟大樓住戶共同持有,使用上須協調。
-
小公:由幾位住戶共同持有某一區停車位,有分管協議,但仍無法獨立過戶。
延伸閱讀:什麼是公設?如何計算公設比?
獎勵停車位:產權與使用權可能不一致
獎勵停車位是建商為了拿到建築容積獎勵,額外增設的停車空間。這類車位看起來像是額外福利,但其實規定更多。
-
產權狀況:有些獎勵停車位有獨立產權,但政府規定必須提供給一般民眾使用。
-
可否出租? 通常可以出租,但要注意是否違反使用規範。
-
可否出售? 要看登記方式與樓層位置而定:
✅ 若和法定停車位不在同一樓層,且有獨立區域、出入口、門牌 → 可自由出售
❌ 若與法定車位同層 → 就必須當作公設,只能賣給住戶
這種停車位的問題在於,即使你擁有產權,一般人也可能有使用權,因此使用權常與所有權產生糾紛。
增設停車位:最彈性的類型
增設停車位是建商在法定與獎勵以外,利用剩餘空間加設的車位。這類車位若條件符合,通常可登記為主建物,擁有獨立產權與完整使用權。
-
產權狀況:可能是「公設」,也可能是「主建物」。
-
可否出租? 若有獨立產權,就可以出租給任何人。
-
可否出售?
✅ 若有獨立出入口、門牌、非與法定停車位同層 → 可自由出售
❌ 若和法定停車位在同一層,則可能只能賣給社區住戶
因此在買車位時,若希望未來可以自由出租、出售給外人,建議優先選擇這類型的增設車位。
三種停車位產權與買賣限制比較表
停車位種類 | 是否有產權 | 是否可出租 | 是否可出售 | 可賣給誰 |
---|---|---|---|---|
法定停車位 | 通常無獨立產權(公設) | ✅ 可租 | ✅ 限售 | 僅限同社區住戶 |
獎勵停車位 | 有時有產權 | ✅ 可租(受限) | ✅ 條件式可售 | 需看登記與樓層 |
增設停車位 | 通常可登記主建物 | ✅ 可租 | ✅ 可售 | 可對外出售 |
購買停車位前要注意什麼?
在購買停車位之前,建議你務必確認以下幾點:
-
停車位種類是什麼?(法定/獎勵/增設)
-
有沒有產權?可以辦權狀嗎?
-
是否可以自由出租?
-
能不能賣給非社區住戶?
-
是否與法定停車位同層?有沒有門牌與出入口?
這些都是停車位買賣的重要注意事項,搞清楚之後,才能避免未來產生使用或轉售上的糾紛。
常見問題 FAQ
Q1:我買的車位沒有權狀,正常嗎?
有可能是法定車位(公設共用),請確認是否為大公或小公持分。
Q2:我可以把車位出租給外人嗎?
若是增設停車位且有獨立產權,多半沒問題。若是法定或獎勵,則須看社區規約與法規限制。
Q3:車位可以辦在別人名下嗎?
可以,但建議與對方有書面協議,避免產權爭議。
小結:想自由出租或出售,選「增設車位」最保險
如果你只是想找個方便停車的地方,法定停車位就足夠。但如果你考慮未來可能出租、轉售,增設停車位會是彈性最高、風險最低的選擇。至於獎勵停車位,雖然有產權,但使用權不一定完整,購買前一定要看清楚。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IG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購屋必備知識!👈
延伸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