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國家防災日演練:9/19 收到地震、海嘯警報別緊張!手機沒收到看這裡

圖源:氣象署

2025 年原訂 9/21 的國家防災日,提前至 9/19(五)進行。在上午 9 點 21 分,大家的手機將收到「災防告警細胞廣播系統(PWS)訊息的通知。因此當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或「緊急地震速報」時,請勿驚慌,這是氣象署正在模擬地震和海嘯的情境演練。

如果沒有收到國家級警報通知,歡迎依照本文的教學進行設定,未來當有重大災害或重要通知時,就能即時收到政府傳送的最新訊息。

延伸閱讀》洗澡、上廁所時地震來怎麼辦?消防署分享 5 情境避難方法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購屋必備知識!👈

921 國家防災日是什麼?

26 年前的 921 大地震發生後,台灣將每年的 9 月 21 日定為國家防災日。今天全國將進行防災演習,氣象署也會發送 3 起地震及海嘯的測試訊息,分別「地震速報測試」、「海嘯警報測試」、「海嘯警報解除測試」

這些訊息將標註「114 年國家防災日演習」。因此大家無需驚慌,並可依照避難步驟:「趴下、掩護、穩住」進行自我練習,熟悉防災應變措施。

延伸閱讀》海嘯來了怎麼辦?收到海嘯警報怎麼避難?垂直避難方式、三層樓原則一次看

2025/9/19 三次國家級警報

根據氣象署的資訊,2025/9/19 共有 3 次國家級警報,包含 9:21 的地震速報測試、9:30 的海嘯警報測試,以及 10:00 的海嘯警報解除測試。地震速報發布範圍遍及全國,海嘯警報則是沿海鄉鎮市區。

所以大家如果收到國家級警報不用慌張,也可以遵循避難步驟:「趴下、掩護、穩住」以熟悉地震、海嘯來襲時的應變措施。

圖源:氣象署擷取自 2025 國家防災日國家級警報訊息發送說明

緊急避難包怎麼準備?

台灣位處地震與颱風頻繁的地區,隨時可能面臨突發災害。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建議每個家庭都要準備一個「緊急避難包」,以備不時之需。

緊急避難包內容建議:6 大類不可少

一個實用的緊急避難包,主要分為以下六類物資:

  1. 基本糧食與飲水

    建議準備可常溫保存的乾糧與瓶裝水。每位成人每日應攝取至少 500 千卡熱量,並備妥 72 小時內每人所需的 3 公升飲用水。
  2. 保暖衣物

    災後可能無法取暖或更換衣物,請備好保暖外套、襪子等必需品。
  3. 常備藥品與簡易醫療用品

    包含個人所需藥物、消毒用品、止痛藥、OK 繃、紗布等。
  4. 實用工具

    如手電筒(含備用電池)、多功能工具刀、哨子、打火機、簡易雨衣等。
  5. 重要證件與現金

    準備身分證、健保卡影本、小額現金,以防手機支付系統失效。
  6. 嬰兒用品(如有)

    若家中有嬰幼兒,別忘了準備奶粉、奶瓶、尿布等嬰兒專用物資。

避難包怎麼裝?挑選與擺放也有學問

緊急避難包並沒有固定標準,但建議選用雙肩背包,方便災害發生時快速背著逃離。大小與重量也需適中,背起來不會成為負擔。此外,以下幾點也值得注意:

  • 選擇防水、鮮豔色系的背包,有利於辨識與保護內容物。
  • 放在家中或工作地點的「好拿位置」,例如門口、床邊或辦公桌下。
  • 包旁邊可放一雙耐用鞋子與安全帽,避免腳部受碎玻璃割傷、頭部遭物品撞擊。

應急包應包括以下必需品:

– 基本食物和飲料:至少3升的瓶裝水、餅乾和其他乾糧。
– 保暖衣物:如毛毯和輕便的夾克。
– 基本醫療用品:如紗布、繃帶,以及個人急需的藥物。
– 實用工具:手電筒、哨子和耐用手套。
– 重要文件的影本:身份證和健保卡等。
– 現金和鑰匙:包括存摺的影本和少量的現金。
– 嬰幼兒所需物品。

進階版的應急包還可以包括:

– 個人用品:如面紙、肥皂、體溫計和日常藥物。
– 長期食品儲備:足夠3天以上的食品。
– 額外的保暖衣物:小型睡袋、雨衣、暖暖包和換洗衣物。
– 進階工具:如收音機、多功能刀、打火機、額外的電池和文具。

沒收到地震、海嘯警報?教你如何設定

原則上,在 2016 年 3 月以後出產的手機,因為都須經過認證因此應該都要可以收到即時通知才對,民眾也可至設定檢查是否有開啟政府警報通知;可至 iOS 「設定」>「通知」,拉到最下面,將「政府警示」裡的選項開啟即可。

Android 系統也一樣在通知設定中即可調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