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海嘯來襲,爭取黃金避難時間是保命關鍵!台灣雖然不是海嘯多發國,但如果鄰近海域發生規模 8 級以上強震,還是可能受到影響。根據「全民防災 e 點通」官方網站提供的建議,本文整理海嘯避難方式與自救重點,讓大家快速了解「海嘯來了怎麼辦?」的相關資訊。
延伸閱讀:AIT 呼籲準備避難包:避難包清單有哪些?7 大必備物品一次看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購屋必備知識!👈🏻
海嘯是什麼?有哪些影響?
當海底發生地震、山崩或火山爆發時,會讓海水面瞬間上升,產生強大的能量並向四周傳播,形成海嘯。
海嘯在深海傳播時速度極快、振幅卻很小,航行船隻通常難以察覺。但是當海嘯靠近岸邊、海水變淺時,傳播速度會減慢、波浪振幅變大數倍,最終可能造成沿海地區嚴重淹水與災害。
延伸閱讀:【地震防災知識宣導】打開門非優先!防災避難包、地震防災知識整理

為什麼會收到海嘯警報?海嘯警報定義介紹
根據中央氣象署規定,當海嘯在台灣沿海造成波高超過 50 公分時,將啟動海嘯警報發布機制,並立即通報中央災害防救主管機關、各相關單位以及媒體,以利後續防災應變。
海嘯警報的發布,會根據海嘯來源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時機:
(1)遠地地震引發海嘯
如果地震發生在國外或遠離台灣的海域,氣象署將根據預測模型研判,只要海嘯可能在三小時內抵達台灣沿海,就會提前發布海嘯警報,提醒民眾防範海水異常上升或突發暗湧。
(2)近海地震引發海嘯
當地震震央靠近台灣,並符合以下條件時,也會立刻發布警報:
- 地震規模達 7.0 以上
- 震源深度在 35 公里以內(屬於淺層地震)
這類地震很有可能引發近距離海嘯,反應時間極短,因此會迅速啟動海嘯警報與通報機制,並呼籲沿岸居民提高警覺、立即遠離海邊。
延伸閱讀:全民防災 e 點通:生活資訊、防災避難須知,多種即時監控資訊都能查
海嘯避難方式:「垂直避難」原則最安全
如果收到海嘯警報、海嘯來了怎麼辦?面對海嘯威脅,因為時間有限、地形受限,不可能人人逃到內陸或高山,因此避難策略是以「垂直避難」為優先,避難方式整理如下:
海嘯垂直避難 3 原則 | 說明 |
---|---|
(1)垂直避難 | 往上跑比往遠跑重要,選擇 3 層樓以上的堅固建築或高地 |
(2)高處優先 | 如果無法離開當地,請立即上樓,選擇結構完整的建物高樓層 |
(3)避免低窪 | 離開港口、沙灘、堤防等地勢低的區域,防止突發巨浪侵襲 |
假如無法立即往高處移動,也要「尋找固定物並緊緊抓牢」,例如大樹、鋼筋等。另外有救生衣也要盡速穿上,並尋找漂浮物抓住或爬上大型漂浮物。
為何要選擇「3 層樓以上」的建築避難?
- 海嘯浪高有可能超過一層樓,甚至達數十公尺
- 根據歷年案例,超過 10 公尺的高處存活機率顯著上升
- 3 層樓以上的 RC 結構建築具備更好的抗災能力
因此,當海嘯警報發布或感受到強震後,不論你在學校、辦公室、住家社區,都應立刻往高樓層撤離。

撤離前可以做什麼?海嘯避難前準備事項
延伸閱讀:AIT 呼籲準備避難包:避難包清單有哪些?7 大必備物品一次看
海嘯避難前準備事項 | 說明 |
---|---|
開窗減壓 | 若有時間,打開門窗可讓水壓不致破壞建築結構 |
隨身攜帶 | 能快速拿取的避難包,包括水、手電筒、身分證件、藥物 |
快速離開 | 不等通知、不拍照打卡、不浪費時間確認浪高 |
通報家人 | 安全後儘速發送訊息給親友,避免造成擔心與混亂 |
海嘯避難常見問題
Q. 沒有海嘯避難塔怎麼辦?
A. 儘速尋找附近 3 層樓以上的堅固建物,例如:學校、社區大樓、派出所、行政機關等。
Q. 可以開車逃嗎?
A. 不建議!交通壅塞或突發淹水易造成更大風險,步行往高處反而更有效率。
海嘯來了怎麼辦?海嘯避難方式:總結
海嘯不像颱風,有明確移動速度與預測範圍,常常在民眾還沒反應過來時就已來襲。因此提前掌握「垂直避難」的原則,熟悉所在位置周邊的高樓與逃生路線,是最有效的保命方法。
🌟 海嘯來了,往上跑就對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