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房市關鍵字:「硬、謹、觀」 三字迎戰多空交鋒

2025房市關鍵字

2025 年才剛開局,台灣房市氛圍已與2024年截然不同。「買不買?該不該出手?」成了購屋族心中的最大疑問,觀望氣氛濃厚,不僅影響一般自住客,也讓建商推案與土地市場進入「靜止模式」。在這樣的市場情境下,「觀」無疑成為 2025 年房市的最佳關鍵字。

市場三大關鍵字:「緩」、「硬」、「謹」,房市卻是「觀」

根據經濟日報的「2025 經濟關鍵字」票選結果,民眾選出的年度關鍵字是「緩」——代表著通膨趨緩、緩步降息,經濟進入軟著陸調整期。

而不動產業界則出現不同聲音,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認為,2025年房市將展現「硬」實力,首購與換屋族仍將撐起市場剛需;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則認為,面對政經變數,2025年應「謹」慎以對。

然而,若深入市場第一線,會發現「觀」才是更貼切的關鍵字。2024 年底以來,購屋族擔心買貴、買錯時機,遲遲不敢下手;建商也同步按下「暫停鍵」,全台各地的土地市場出現罕見冷卻現象,就連全國型大建商也明確表態暫停購地,等待地主讓步與政策明朗後再決定推案策略。

央行限貸、政經不確定性 高價住宅最受衝擊

瓏山林世貿博物館

2024年,央行在6月與9月兩度祭出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導致10月後的中古屋市場交易「急凍」。但有趣的是,五都12月的房市買賣移轉數卻出現全面回升,台北市更大增24.9%,顯示市場仍有需求,只是買氣遞延釋放。

然而,在「限貸令」的高壓下,高價住宅市場卻面臨最大衝擊。根據央行規定,突破「高價住宅」門檻(台北市7,000萬、新北市6,000萬、其他縣市4,000萬)的豪宅產品,貸款成數僅3成,且無寬限期,這讓許多高資產族開始重新評估資金配置。

在地緣政治風險加上美國可能迎來「川普2.0」政局不確定性的雙重影響下,富人不再輕易出手「重押單一標的」,高價房市買氣明顯降溫。

價量變化:中古屋「跌不下」,預售案「守底線」

房價,價格

價格方面,不論是國泰房地產指數信義房價指數,雖顯示市場有降溫跡象,但實際成交價格仍「看跌不跌」。部分中古屋確實出現零星賠售,但尚未形成全面降價趨勢。

至於預售屋市場,雖然不再創高價挑戰「跳空行情」,但建商仍守住價格底線,尚未出現像2016年那樣建商率先降價的情況。

2025年房市仍有撐盤力 經濟與股市走勢成關鍵

建議,

雖然市場充滿不確定性,但仍有利多支撐房市。根據中研院預測,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達3.10%,民間消費可望溫和增長;若股市持續多頭,帶動財富效應,房市仍有支撐力道。此外,剛性需求仍存在,優質建案依舊熱銷,地段與建商品牌成為購屋客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2025 年的房市,將是一場多空交戰的對峙賽,在觀望與出手之間,誰能搶得先機,誰又會錯失最佳時機?市場的答案,或許就藏在「觀」字當中。

更多新聞

2025 年買房時機分析:房市進入主跌段,何時進場最佳?

住展風向球 1 月跌破 40 分 房市進入寒冬觀望期

40~50年老公寓還能住多久?4 關鍵因素影響房屋壽命

買房竟然附「原屋主」?PTT 買家崩潰上網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