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第二季,全台房市面臨前所未見的賣壓。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全台待售新成屋住宅數量高達 111,085 宅,首度突破 11 萬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這也意味著:建商去化難度加劇,市場恐將出現區域性房價修正,特別是過去大量推案的重劃區與蛋白地帶,壓力最為明顯。
TOP5 待售熱區曝光!桃園龜山、台中北屯壓力最大
從六都行政區來看,待售宅數最多的前五大區域如下:
排名 | 行政區 | 待售新成屋數量 |
---|---|---|
1 | 桃園市龜山區 | 4,737 宅 |
2 | 台中市北屯區 | 4,446 宅 |
3 | 桃園市中壢區 | 3,930 宅 |
4 | 新北市板橋區 | 3,526 宅 |
5 | 桃園市桃園區 | 3,370 宅 |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這些區域多為近年重劃區推案熱點,供給量大,但隨著整體買氣降溫,新成屋賣壓逐步浮現,若買氣不回溫,恐成價格鬆動的第一線。
價格開始分化:龜山、板橋撐住,北屯、中壢已回跌

雖然整體供給壓力加劇,但價格走勢並不一致。從實價登錄來看:
-
桃園市龜山區:成交價仍小漲,從去年上半年每坪 41.7 萬元升至 43.7 萬元(+4.8%),因具備機捷沿線優勢與產業腹地,買盤尚穩。
-
新北市板橋區:精華區支撐力強,年漲幅約 5.3%,生活機能佳、自住需求穩定。
-
桃園市桃園區:上漲 2.5%,表現持平。
不過,也有明顯下跌的區域:
-
台中市北屯區:年跌 7%,從 41.4 萬元跌至 38.5 萬元。
-
桃園市中壢區:年跌 2.2%,房價從 41 萬元降至 40.1 萬元。
這些曾經的推案重鎮,如今面臨去化緩慢、價格鬆動的雙重壓力。
果仁觀點:房價撐不住?建商面臨三大難題
根據莊思敏分析,第七波打炒房政策與囤房稅修法後,建商正同時承受以下三大壓力:
-
餘屋貸款成數下降至 3 成 → 資金壓力驟增
-
房市買氣轉冷 → 投資客退場、自住客觀望
-
銀行房貸保守、國際經濟利空(如關稅戰) → 市場不確定性升高
雖然大型建商財務體質多半穩健,仍選擇暫時「撐價格」,但區域性供過於求的新興重劃區,未來價格可能率先鬆動,值得購屋者特別留意。
什麼時候該出手?買方議價空間正逐漸打開
對想買房的民眾來說,現在反而是觀察與議價的關鍵期。
-
許多在《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前購買預售屋的屋主,可能因轉手困難而選擇「平轉或小賠出場」。
-
一些建商在蛋白區面臨週轉壓力,也可能開出優惠條件吸引買方。
✅ 購屋建議: 若非急迫需求,可多看屋比價,特別是有餘屋壓力的重劃區,更有機會爭取議價。
-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