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是規劃財產傳承的重要工具,尤其對於財產較為複雜或擁有高風險職業的人來說,預立遺囑尤其重要。越來越多人選擇在生前規劃遺產分配。專家建議,70 歲以上高齡者、高風險行業從業者和高資產持有者應該提早規劃遺囑。最簡便的立遺囑方式就是自書遺囑,不僅避免遺產爭議,也讓財產分配更清晰。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專家建議 3 類人預立遺囑
一紙遺囑,決定財產如何傳承!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推崇預立遺囑,也就是在世時就規劃遺產分配。往生後,是否有遺囑,對財產分配影響就很明顯。無論是否持有龐大遺產,信義房屋法制室執行協理劉韋德律師推薦三類人預立遺囑,分別為 70 歲以上民眾、高風險行業從業者、高資產持有者,而最簡便的立遺囑方式,就是「自書遺囑」。
遺囑對不動產繼承的影響
遺囑在不動產繼承中扮演重要角色。若沒有遺囑,且繼承者無法就遺產達成協議,法律會預設繼承方式為「公同共有」,即繼承者按照比例辦理繼承。這樣的安排可能導致未來處分資產時遇到困難。
例子說明:有遺囑與無遺囑的差異
例如,一位擁有兩棟房子的父親若有配偶與一個兒子,且沒有遺囑,依照法律,配偶和孩子將各自繼承一半的遺產,這樣兩人各擁有兩棟房子的共同持分。如果有遺囑,則可以按照父親的意願進行遺產分割,例如將一棟房子分配給配偶,另一棟房子給孩子,這樣能讓兩人各自辦理產權移轉,避免管理上的困難。
特留份的法律保障
在法律中,還有「特留份」的概念,這是用來保障特定繼承人最低的權益。如果父親在遺囑中表示不希望兒子繼承任何財產,依照特留份的規定,兒子仍可主張最低應得的遺產份額。
生前贈與與遺產稅
根據現行的遺產稅法第 15 條,若在生前兩年內進行贈與,則贈與部分將被納入遺產稅的計算範圍。然而,如果規劃的時間較長,例如三年或五年前進行贈與,則不計入遺產稅。這樣的規劃可以幫助合法減少遺產稅負擔。
預立遺囑:專家總結
劉韋德建議 3 類人提早立遺囑:70 歲以上高齡民眾,因為高齡者死亡風險較其他年齡層更高;高風險行業從業者也面臨較高性命威脅,如:警察、軍人、海巡人員等;高資產持有者則因遺產組成複雜,且有高機率釀成家庭遺產糾紛。
劉韋德提醒,預立遺囑最簡單的就是「自書遺囑」,用紙筆親筆書寫後簽名並押日期,即有法律效益。
延伸閱讀
如果想知道更多關於房市、話題新聞或居家小知識,歡迎大家點擊以下任一 LOGO。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團、IG加入官方 Line 帳號或 Line 社群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