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處公布 114 年 7 月最新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相較去年同月上漲 1.54%,顯示物價漲勢仍未停歇。其中房租、家庭管理費、外食與蔬菜價格明顯上揚,對民生與房市帶來實質影響。本文整理 7 月 CPI 數據與房市重點,以及台灣經濟整體狀況。
繼續閱讀》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2025 台灣 7 月 CPI:房租、旅遊費、蔬菜漲最多
主計處表示,丹娜絲颱風及豪雨造成農產損失,推升蔬菜價格漲勢,肉類、外食費等食物類價格持續上漲,加上房租、家庭管理費用、醫療費用、補習及學習費、交通工具零件及維修費等費用調升,與臺鐵票價調漲,惟成衣、油料費、機票及通訊費等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
整體物價與上個月(6 月)相比上漲 0.37%,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響:
- 房租持續上漲:房租年增率達 2.33%,顯示租屋族負擔增加,連帶影響自住與投資買盤信心。
- 暑期旅遊熱潮:國內外團費、機票價格上揚,推升教養娛樂類價格上漲 1.34%。

- 蔬菜受颱風影響上漲:受到丹娜絲颱風與豪雨影響,7 月蔬菜價格飆升 15.87%。
- 外食費持續增溫:外食費年增 3.48%,帶動服務類整體上漲 2.23%。

2025 台灣 7 月 CPI:房市相關項目概況
整體「居住類」CPI 年增 1.75%,租屋族與房貸族都感受到生活成本的擴張壓力,房市支出佔比已成為重要家庭財務負擔來源之一。
項目 | 年增率 | 說明 |
---|---|---|
房租 | +2.33% | 反映租屋市場需求強、空置率低 |
家庭管理費用 | +3.91% | 包含清潔、保全等社區管理費用支出 |
住宅維修費 | +1.28% | 建材、人工價格調整造成修繕費上漲 |
水電燃氣 | +0.26% | 雖未大幅變動,但仍為居住成本之一 |
家具與家用品 | +1.20% | 改善居家空間的開銷增加 |
所得族群與高齡家庭:誰受影響最大?
- 低所得家庭年增率 1.58%,因食物支出佔比較高,受物價波動衝擊最大。
- 中所得家庭年增率 1.54%,高所得家庭為 1.52%。
- 高齡家庭 CPI 年增 1.55%,與全體家庭相當,醫療與生活支出變化趨於穩定。

其他值得注意的物價變動
- 漲最多:芒果(+35.67%)、金飾珠寶(+17.93%)、絲瓜(+17.69%)、火車票(+9.90%)、豬肉(+5.87%)
- 跌最多:高麗菜(-16.25%)、95無鉛汽油(-7.52%)、機票(-6.40%)
這些變動反映出短期氣候變遷、國際油價與供應鏈影響仍是影響台灣物價的重要因素。

生產者與進出口物價指數:下跌趨勢仍在
-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 6.44%,代表製造業成本下降,顯示全球景氣尚未明顯回升。
- 進口物價(美元計價)年減 1.69%,出口物價微幅上漲 0.38%,整體仍呈下行。
國際比較:台灣通膨相對溫和
2025 年 7 月主要國家 CPI 年增率:
- 台灣:+1.54%
- 南韓:+2.1%
- 歐元區:+2.0%
- 美國(6月):+2.7%
- 日本(6月):+3.3%
- 中國:+0.1%
台灣通膨率在亞洲區域內屬中等水準,未見急遽通膨現象,但也未回落至疫情前水準。

台灣 7 月 CPI 總結:房市壓力未減,通膨仍需留意
2025 年 7 月 CPI 數據顯示,雖然整體物價上漲幅度不算劇烈,但在民生與房市相關項目,例如:房租、家庭費用與外食費持續上揚的背景下,一般家庭的生活壓力並未減輕。
同時,製造端價格下降與進出口價格疲弱,也透露出台灣經濟仍面臨外需不振與產業轉型壓力。在全球景氣復甦力道尚未明朗的情況下,未來仍需密切關注通膨與內需動能的變化。
🌟 2025 台灣 7 月 CPI 完整數據連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