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補充保費新制最快 2027 上路!利息、股利、租金年收超過 2 萬課 2.11%

健保補充保費要改制度了!衛福部日前宣布,預計最快 2027 年起將改為「年度結算制」,也就是說未來不論是股利、利息、租金還是兼職收入,只要一年累積超過 2 萬元,就必須繳交 2.11% 的補充保費。這項改革將影響約 480 萬人,包含投資族、小房東與兼職族群。本文整理補充保費新制重點。

延伸閱讀》2026 減稅新制上路!月收 5 萬以下免稅、家庭免稅門檻再放寬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IG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購屋必備知識!👈

補充保費新制重點:「單筆計算」改「年度累計」

衛福部正研擬補充保費 3 項主要改革方向,包含:將租金、利息與股利納入「年度結算制」,取代現行「單筆超過 2 萬元」才課徵的機制。

行政院則強調,改革目標是維持健保財務穩健並提升繳納公平性,目前仍在廣納社會各界意見,最終版本尚未定案,「絕不會為難小資族」。

現行補充保費制度:單筆逾 2 萬才課 2.11%

目前全民健保的保費分為兩部分:一是一般保費費率 5.17%二是補充保費。補充保費有 6 大來源:

  1. 高額獎金(全年超過當月投保金額 4 倍的部分)
  2. 兼職薪資所得超過公告最低工資
  3. 執行業務收入
  4. 利息所得
  5. 股利所得
  6. 租金收入

現行制度是「單筆超過 2 萬元」才要繳補充保費,例如:一次領到股利或租金達 2 萬元以上。

但新制將改為「年度加總」,一整年所有相關收入合併超過 2 萬元,就會被列入健保補充保費計算。

補充保費新制:舉例試算

小明每月收 1,800 元定存利息,一年共 21,600 元。現行制度下因每筆都未達 2 萬元,不需繳費

但補充保費新制實施後,年度總額超過門檻,就得繳交 21,600 × 2.11% = 456 元補充保費

若新制確定上路,之後也可以透過「補充保費試算網頁」計算,頁面如下:

圖源:擷取自補充保費試算網頁

補充保費新制:受影響族群

股息族、定存族、小房東全入列

衛福部估算將有約 480 萬人受影響,主要包含:

  1. 存股族與 ETF 投資族:雖然單次配息不多,但年度累積可能超過門檻。

  2. 定存族與長輩族群:過去可透過多銀行拆單避稅,未來無法再分散。

  3. 小房東與包租代管業者:出租套房、店面、車位的租金收入將納入補充保費。

  4. 兼職打工族:正職外的外快、接案收入加總後,若超過 2 萬元同樣要繳。

補充保費新制進度

目前健保補充保費改革仍屬草案階段,尚未正式立法。根據衛福部說明,《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已大致擬定完成,後續將啟動社會溝通與行政院審查程序,才會送交立法院審議。

現階段預計最快於 2027 年(民國 116 年)上路,但實際時程仍可能依立法進度與社會意見調整。

換言之,這項「年度結算制」目前仍在「部會研擬 → 行政院審查」階段,尚未進入立法院委員會或三讀程序。

政府配套與未來方向

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補充保費改革目的是讓健保制度更公平,避免拆單規避現象。政府也承諾將同步提高健保基金挹注比例,強調「民眾多繳 2 元,政府會再補 1 元」,減輕整體負擔。

目前政策仍在研議階段,最終方案可能依社會意見調整,確保不影響低收入或小資族群。

現行補充保費 vs 新制差異表

以下是現行補充保費與新制的比較:

項目 現行制度 新制度(預計 2027 年上路)
計算方式 單筆計算制
每筆超過 2 萬元才需繳費
年度結算制
一年累計超過 2 萬元即需繳費
適用項目 高額獎金、兼職所得、執行業務收入、
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
相同項目適用,但以全年總額計算
繳費門檻 單筆金額達 2 萬元 全年累計金額達 2 萬元
補充保費費率 2.11% 2.11%(相同)
受影響族群 多銀行定存族、小房東、投資族部分影響有限 存股族、ETF 投資族、定存族、小房東、兼職族
政府預期效果 維持現行繳費結構 每年可增加健保收入約 100~200 億元

果仁家觀點:房東稅負再增,租屋市場恐面臨「漲租壓力」

果仁家觀察,對於擁有一至兩間套房的「小房東」來說,補充保費改革等於新增一層租金所得負擔。

如果每月租金收入 1 萬元、全年 12 萬元,將需繳交約 2,500 元補充保費。雖然金額不大,但若加上房屋稅、地價稅與報稅列舉支出,總稅負明顯提高。

未來部分房東可能會透過調整租金、縮減報稅金額或轉向包租代管制度來因應。短期內租金變化有限,但長期而言,若補充保費納入租金常態計算,北市、雙北蛋白區的月租行情可能會略有上漲。

對租屋族而言,建議與房東簽訂書面契約,確認租金項目與租期,並多比較不同社宅、代管方案,避開市場波動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