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想買中古屋的人都發現一個現象:
中古屋開價越來越誇張,房仲也越來越強勢。
明明打開實價登錄就知道附近房價行情,但屋主還是堅持開高價,甚至直接說「2300 萬以下不談」、「這個價不收斡旋」——到底是哪來的底氣?這種價格真的有人會買單嗎?
這篇文章就來幫你解析中古屋開價為何這麼硬,以及身為買方該如何冷靜應對,避開當「高價接盤俠」。
👉 加入我們的社群,獲取最新房市消息!
📌 Facebook 社群 |
📌 LINE 社群
從 2021 年起房價大漲,不少屋主將「高價賣屋」當成理所當然,完全無視 2025 年市場轉冷的現實。
特別是投資型屋主,當初低價進場、壓力不大,現在乾脆高價掛著等有緣人出現。
📌延伸閱讀:
👉 2025 年房價趨勢怎麼看?最新房市分析懶人包
不少房仲會建議屋主開高價,例如:2380 萬,讓買方覺得「砍到 2300 萬好像賺到」。但其實這間房子的實際行情可能只有 2100 萬,買方誤以為自己有議價,其實仍然買貴了。
很多超過 40 年的中古公寓,也不管屋齡、結構、安全性與管理品質,看到附近新建案開價80萬/坪,就自以為可以賣到 60 萬/坪,這樣的錯估往往導致物件長期掛售、無人問津。
對年輕買家來說,買房經驗不足、又被貸款條件誤導,導致即使買貴也「感覺貸得過」,變成房市中的冤大頭。
像是外地買家、年長者、或沒有查閱實價登錄網站的購屋族群,很容易被「這區會漲」、「錯過會後悔」的話術打動。
屋主就是等這種焦慮型買家,哪怕房子掛一年,他也相信會有盤子上門。這類情況就是「有人買,不代表買得合理」。
面對誇張開價,別糾結開價高低,直接參考實價登錄近3個月成交紀錄,作為你出價的依據。如果房仲說「屋主不願收這個價」,那就等對方回頭找你。
進門看房時,可以直接問:「這間屋主最低能接受的價格是多少?」
如果房仲開始閃躲不答,代表開價很虛,別浪費時間繼續看下去。
包括:
法拍屋
繼承產權物件
屋主急換屋已買新房
這些物件普遍議價空間比較大,也更有機會談到合理價。
遇到死不讓步的開價,就讓他繼續掛著。當市場冷清、買家觀望久了,屋主自然會調整心態。
高利率、買氣疲弱,投資客壓力變大,部分地區可能會降價求售。
但自住型屋主多半選擇出租,不願「賤賣」,因此「跌幅有限但時間拉長」是主旋律。
別把股市大跌等同房價大跌,兩者關聯性並不強。與其等待房價大跳水,不如專注找到一間符合你需求與預算的好房子。
中古屋亂開價的情況,未來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但別忘了——市場會淘汰不合理的價格,而你唯一的武器就是「不買」!
如果你是自住族群,就更該耐心出價、冷靜應對。
如果你是投資族,現在這種價格幾乎沒利潤,更沒必要急著進場。
📌想看更多房市觀察、買房技巧、實價登錄教學?
歡迎追蹤我們:
👉 加入我們的社群,獲取最新房市消息!
📌 Facebook 社群 |
📌 LINE 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