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老屋交易熱潮創新高!平均屋齡 30 年,每 3 間成交就有 1 間 40 年以上

近年房價節節攀升,不少年輕人和自住族無力負擔隨便就百萬單價的新建案,轉而將目光投向中古屋。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截至今年第一季,全台平均成交屋齡來到 30.89年,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屋齡 40 年以上的中古住宅交易筆數高達7,201筆,占總交易的31.1%,也就是說,現在全台幾乎每 3 間成交的房子,就有 1 間是40年以上老屋。

為什麼老屋交易這麼熱?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分析,老屋受青睞有三大原因:

  1. 價格親民:相比新成屋與預售屋,老屋價格普遍較低,屋主在議價時也更具彈性。

  2. 地段優勢:多數老屋位於市中心,交通與生活機能完善,而新建案多集中在外圍蛋白區,對自住族來說老屋更符合需求。

  3. 危老都更潛力:近年不少老屋透過都更、危老改建,價值翻倍,也吸引投資族進場。

果仁家觀點:從購屋實際需求來看,價格與地段往往是關鍵,特別是雙北購屋族,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老屋反而是「住得進市中心」的重要選項。

六都交易觀察:台北市老屋比例最高,桃園最低

圖片來源:Canva

進一步觀察六都情況:

  • 台北市:屋齡40年以上交易比例高達55.7%,每2戶成交就有1戶是老屋,主要因新案動輒破百萬,形成強烈比價效應。

  • 新北市:30.8%

  • 台南市:30.3%

  • 台中市:28.6%

  • 高雄市:23.2%

  • 桃園市:19.8%,為六都最低。原因是桃園購屋門檻相對較低,加上重劃區新案充足,讓買方有更多選擇。

老屋買得划算,但 3 大風險要注意

信義房屋汐止明峰店專案經理黃仁暉指出,漏水是引發購屋糾紛大宗,除了看牆面也要留意天花板狀況,檢查才更全面。

不過,老屋雖然CP值高,購屋時仍有眉角要留意:

  1. 屋況安全:管線老化、漏水、耐震不足都是常見問題,建議事前請專業檢測。

  2. 貸款限制:老屋常被銀行打折鑑價,貸款成數和年限偏低,加上裝修費用,現金準備要更多。

  3. 都更不確定性:並非所有老屋都能順利改建,過程可能因住戶意見不合而延宕,投資型買方要多觀察實際進度。

果仁家提醒:對自住族來說,買老屋除了看價格,更要確保居住安全;對投資族而言,危老與都更的「進度風險」不可忽視,並非所有老屋都能順利翻身。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更多中古屋相關新聞

h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