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院原本計畫推動的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新制,擬採「年度結算制」,針對股利、利息與租金收入進行改革,但因引發輿論與股民強烈反彈,11/6 晚間衛福部已宣布暫緩實施,並表示方案仍在研議階段,未來將廣納各界意見,尋求更具共識的方向。
延伸閱讀》健保補充保費新制最快 2027 上路!利息、股利、租金年收超過 2 萬課 2.11%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IG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購屋必備知識!👈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原始構想
這次改革原本打算將現行的「就源扣繳」改為「年度結算制」,也就是由每年結算個人全年所得,再依規定繳納補充保費。
-
起徵下限維持 2 萬元,超過部分須繳納 2.11% 補充保費。
-
課徵範圍:優先針對存款利息、股利所得與租金收入。
-
獎金部分:起徵門檻將由「投保時薪資的 4 倍」改為「基本工資 × 4 倍」為標準,以提高高薪族的公平負擔。
補充保費新制原意,是讓非薪資所得者也能共同分擔健保成本,讓制度更符合「多所得者多繳」的原則,但消息曝光後立即引起市場不安與投資人反彈。
延伸閱讀》健保補充保費新制最快 2027 上路!利息、股利、租金年收超過 2 萬課 2.11%

行政院宣布暫緩,衛福部強調「廣納意見再議」
11 月 6 日晚間,行政院宣布補充保費改革暫緩,衛福部隨後發出聲明指出,改革方案「仍在研議階段」,將廣納各界意見,暫停爭議性規劃。
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改革的出發點是為了讓健保財務更加穩健、制度更加公平,同時希望能兼顧小資族的負擔能力。未來將在充分溝通後,尋求「更周延、更具共識的作法」。
延伸閱讀》2026 減稅新制上路!月收 5 萬以下免稅、家庭免稅門檻再放寬
衛福部完整聲明
針對近日健保補充保費改革熱議,衛福部今(6)日表示,讓健保財務可以更穩健、更永續,讓每一位繳納保費的國人都能夠更公平,這是我們不變的目標。
健保開辦至今 30 年,初期以薪資所得為主,如今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影響,導致勞動人口從 2015 年的 1700 多萬人逐年下滑。如果,只靠薪資繳保費,人口變少、支出變多,年輕世代的壓力也會越來越重。
補充保費的改革方案,目前仍在研議階段,衛福部會廣納各方意見,暫停有爭議的規劃。接下來,一定會尋求更周延,更有共識的做法,再行推動。

健保財務壓力日增,改革勢在必行
健保自 1995 年開辦以來已超過 30 年,初期主要依靠薪資所得繳費,然而在高齡化與少子化影響下,勞動人口自 2015 年起已逐年減少,若只靠薪資繳保費,勢必造成年輕族群負擔加重。
因此,政府近年積極檢討補充保費制度,希望擴大收入來源、讓繳費結構更均衡。即使這次改革暫緩,但健保財務的永續問題仍需面對,未來勢必會再度成為公共政策焦點。
果仁觀點
補充保費改革的目的在於讓健保制度更公平,讓非薪資所得者也能合理分擔成本。不過,改革要成功,關鍵在於溝通與配套:提高起徵門檻、分階段上路,或許是降低衝突的折衷方式。
健保是全民共同依賴的制度,不論是繳費者、投資人或政府,都必須意識到,如果只顧「不漲、不改」,健保財務壓力終究會成為全民問題。
(本文資訊來源:衛福部)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