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央銀行於 2025 年 9 月 18 日召開理監事會,會後針對外界關注的利率政策、房市管制、全球經濟與通膨走勢,以及穩定幣監管等議題進行說明。本文整理央行三份最新簡報重點,包含全球經濟展望、台灣通膨走勢、利率決策考量、房市政策等議題,給讀者們參考。
近期熱門》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為什麼 9 月央行理監事會值得注意?
這次央行理監事會雖然決議維持利率不變,但其實釋放出多重訊號,值得市場與民眾高度關注。首先,通膨率已回落到 2% 以下,且預期仍會逐步下降,顯示物價壓力正逐漸消退,對一般家庭生活支出與實質薪資改善都有正面幫助。
另一方面,房市交易量明顯降溫,看跌比例已高於看漲,央行再次重申選擇性信用管制將持續,以避免資金過度流向投機,而新青安房貸雖支撐自住需求,但排擠銀行資源的狀況也值得注意。
以下整理 9 月央行理監事會議 5 大重點:
1. 全球經濟與通膨展望
自今年 7 月以來,美國與多國陸續達成貿易協議,對等關稅稅率普遍下調,國際貿易不確定性下降。不過,部分產業關稅尚未完全公布,加上地緣政治與極端氣候風險,全球經濟前景仍充滿變數。
- S&P Global 預估:2025 年全球經濟成長 2.64%,2026 年略回升至 2.66%。
- 全球通膨率:今年預測 3.24%,2026 年降至 2.95%。
- Fed 持續降息的市場預期升溫,美元指數震盪偏弱,全球股市受惠 AI 浪潮創新高。
2. 台灣經濟與物價走勢
在 AI 與新興科技需求帶動下,台灣出口與投資優於預期,央行上修 2025 年經濟成長率:
- GDP:2025 年 4.55%,2026 年 2.68%。
- CPI:2025 年 1.75%,2026 年 1.66%。
數據顯示台灣通膨壓力逐步緩降,回到 2% 以下。
3. 央行維持利率不變
央行理監事會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理由如下:
- 通膨已回落至 2% 以下,且可望持續下降
- 同時需兼顧金融穩定
央行也強調,後續將持續觀察美國關稅政策、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調整、中國經濟放緩,以及地緣政治衝突等外部風險,必要時適時調整政策。
4. 房市維持選擇性信用管制
央行指出,房市交易量持續降溫,民眾看跌房價比例(37%)已高於看漲比例(29%),房價漲勢趨緩。針對外界質疑,央行澄清:
- 預售屋交屋貸不足、解約潮、爛尾樓,與央行信用管制無直接關聯,多屬契約或建案問題。
- 新青安房貸持續排擠銀行資源,雖然撥款金額自高峰回落,但 2025 年 7 月平均仍達每月 344 億元,遠高於政策上路前的 93 億元。
- 選擇性信用管制仍將維持,以抑制投機需求並支持都更危老、社宅與自住需求。
5. 穩定幣將納入規範
美國已通過 GENIUS 法案,將支付型穩定幣納入監管。台灣也規劃在《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中,納入穩定幣相關規範。央行特別關注以下 2 點:
- 美元穩定幣普及化,可能影響全球支付體系,以及新興國家貨幣主權。
- 若台灣發行新台幣穩定幣,是否會影響國內支付系統與貨幣供給,仍需審慎評估。
9 月央行理監事會:總結
央行在 9 月理監事會中,選擇利率「按兵不動」,傳達出對台灣通膨趨緩與經濟穩健的信心。另一方面,房市仍受新青安與信用管制影響,投機降溫但剛性需求仍在。至於國際情勢,美國關稅政策、Fed 降息動向與穩定幣監管,將是影響台灣金融與房市的重要觀察指標。
最後也將 9 月央行理監事會議重點整理如下表給大家參考:
9 月央行理監事會項目 | 說明 |
---|---|
全球經濟展望 | S&P Global:2025 年全球 GDP 2.64%、2026 年 2.66%;全球通膨 2025 年 3.24%、2026 年 2.95%。美國關稅不確定性仍在、經濟動能溫和。 |
台灣經濟與通膨 | AI 與投資帶動:2025 年 GDP 4.55%、2026 年 2.68%;2025 年 CPI 1.75%、2026 年 1.66%,物價續降可期。 |
利率決策 | 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主因通膨回到 2% 以下且續降、需兼顧金融穩定。後續視外部風險適時調整。 |
房市現況 | 交易降溫、看跌 37%高於看漲 29%;房價漲勢趨緩。選擇性信用管制續行以抑制投機、引導資源至都更危老與自住需求。 |
市場澄清 | 「預售屋交屋貸不足/解約潮/爛尾樓」並非央行授信規範導致,屬契約或建案風險;央行逐題說明以正視聽。 |
穩定幣監管 | 美國以 GENIUS 法案納管支付型穩定幣;台灣規劃納入《虛擬資產服務法》。新台幣穩定幣涉及支付體系與貨幣供給,需審慎評估。 |
外部風險 | 關注美國關稅走向、主要央行政策節奏、中國放緩、地緣政治與極端氣候等不確定性;央行強調將適時調整政策。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