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 Fed 在 7/30 結束為期兩天的利率決策會議,宣布基準利率維持在 4.25%~4.50% 區間不變,這是連五次按兵不動。不過這次會議出現一個罕見情況:有兩位理事明確表態反對決策,主張應降息,這是從 1993 年以來,首次有多達兩位票委不同調。本文整理 Fed 會議重點。
延伸閱讀:2025 美國聯準會開會時間、Fed 利率決策會議時間一次看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聯準會為何這次不降息?先看會議 3 重點
- 利率不變是預期內的結果:聯準會公布的結果與市場普遍預期一致,基準利率維持在 4.25% 至 4.50%。
- 已連續 5 次維持利率不變,代表聯準會在壓制通膨方面採取觀望策略。
- 投票結果為 9 比 2:鮑曼(Michelle Bowman)與華勒(Christopher Waller)主張降息 1 碼(0.25 個百分點),是 30 多年來首次有兩位理事反對決策。
Fed 說明利率維持原因
(1)美國經濟成長放緩,但勞動市場仍強
- 聯準會在聲明中承認,美國上半年經濟增長有放緩趨勢,與 6 月聲明中的「穩步擴張」說法不同。
- 儘管如此,失業率仍維持在 4.1% 的低點,顯示就業市場仍穩健,尚無明顯疲弱跡象。
延伸閱讀:Fed 聯準會 6 月會議重點:利率維持、分歧擴大、通膨預期上修
(2)關稅影響仍在發酵,物價走勢需再觀察
- 鮑爾表示,美國政府近期的關稅政策仍在變化中,目前只有部分商品價格反映上漲壓力。
- 零售商多半仍在清庫存,尚未完全反映漲價效應,物價未來是否持續上揚仍待進一步數據佐證。
延伸閱讀》
為何 2 位理事主張降息?
主張降息的 2 位理事分別是:鮑曼(Michelle Bowman)、華勒(Christopher Waller),他們認為目前經濟已足以支持調降利率,且有助於減緩企業融資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華勒被視為有望接任聯準會主席的人選之一,而他的降息主張也比較符合總統川普的立場,川普近期多次公開批評現任主席鮑爾未積極降息。
9 月會降息嗎?聯準會尚未定調
聯準會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中強調:「我們尚未決定 9 月的利率方向,仍需觀察最新經濟數據。」,下次利率會議預定在 9 月 16~17 日舉行,在此之前,將公布兩輪完整的就業與通膨報告。
鮑爾表示:「這些數據會決定一切,我們不會預設政策方向。」
市場反應:股市先漲後跌,靜待更多訊號
在 Fed 利率決議公布後,美股一度上揚,但在鮑爾記者會中透露「不急著降息」訊號後,股市翻黑。最終標普 500 指數小跌 0.12%,道瓊指數微跌 0.38%,反映市場仍處於觀望態度。
聯準會利率不變對台灣的可能影響
以下整理 Fed 連續 5 次利率按兵不動,對台灣的可能影響:
(1)新台幣匯率波動壓力減輕
- 如果美國不升息,美元強勢力道暫時減弱,有助於穩定新台幣匯率。
- 台幣不易大幅貶值,有利進口成本穩定、抑制物價上漲。
(2)資金不會大舉外流
- 美國利率持平,跟台灣利差變動不大,有助穩住外資投資意願。
- 台股資金面相對穩定,不容易出現大幅撤出。
(3)央行不急著升息或降息
- 台灣央行通常會觀察 Fed 動向再做決策,美國暫不動作,代表台灣利率政策也可維持觀望態度。
- 有助延續目前的經濟環境。
(4)出口競爭力維持穩定
- 如果美元不快速升值,有助維持全球需求穩定,台灣出口不至於惡化。
- 台積電、電子零組件等出口主力有望持續穩健表現。
Fed 聯準會 7 月利率決策:總結
這次聯準會不僅按兵不動,主席鮑爾也明確指出,尚未決定是否在 9 月會議降息,會依照最新經濟數據進行判斷。
不過,這次 7 月會議罕見出現 2 位理事主張降息,也讓市場看見決策內部的意見分歧,增添後續轉向的可能性。未來 1~2 個月,美國的通膨、失業率與消費數據將成為聯準會政策走向的關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