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於美東時間 7/31 晚間公布台灣關稅為 20%,關稅政策調整不僅攸關台美雙邊貿易關係,也會對台灣出口導向產業產生實質影響。為了應對關稅挑戰,行政院於 8/1 中午召開記者會,說明後續談判進度與補助措施,本文整理「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記者會」重點。
延伸閱讀》台灣關稅公布!川普宣布調降至 20%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記者會 4 重點一次看
以下整理台灣政府為因應美國關稅而召開的記者會重點,完整記者會可直接點選下方影片觀看:
(1)川普宣布台灣關稅為 20%
川普政府原本在 2025 年 4 月宣布對台灣等國課徵 32% 的高額關稅,後續經過多輪談判,於美國時間 7/31 拍板為 20%。台灣總統賴清德稍早發文表示,20% 是「暫時性稅率」,仍有空間協商,將持續爭取更加合理的條件。
下方為白宮官網公布的最新稅率,可以看到台灣關稅為 20%:

(2)已完成技術性談判,爭取最終關稅再下調
在川普公布台灣關稅後,賴清德與行政院長卓榮泰皆發文表示,目前已完成四輪實體磋商與多次視訊會議,尚待召開總結會議才能確定最終稅率。政府強調會繼續爭取與日本、韓國相同的 15% 稅率,或是更低的關稅。
賴清德指出,政府談判團隊始終堅守四項原則:
- 維護國家利益
- 守護產業利益
- 守護國民健康
- 確保糧食安全
(3)韌性條例預算加碼,中小企業可望受惠
行政院在記者會上說明,為了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已將原本的《產業韌性條例》特別預算由 880 億元提高為 930 億元,將優先用於:
- 出口型中小企業的緩衝補貼
- 提升產業韌性與轉型
- 供應鏈多元化布局
政府已辦理超過 20 場產業座談,協助產業瞭解政策與提出需求,並承諾重新評估補助範圍與強度,讓更多受影響產業能即時獲得支持。
(4)台美後續談判重點:供應鏈與 232 條款
除了關稅議題,台美雙方也同步針對「232 條款」展開磋商,內容聚焦於:
- 半導體與 ICT 零組件是否被納入限制
- 雙方如何合作穩定全球高科技供應鏈
- 是否可能排除部分高階出口產品的關稅限制
行政院強調,會爭取在科技、產業、國安等多方面與美國形成更深合作夥伴關係。
對台灣的經濟影響與挑戰
台灣關稅暫定 20%,雖比起四月的 32% 有所下降,但仍高於過去的 0% 關稅,對出口導向的台灣產業仍可能產生壓力,尤其是:
- ICT 與半導體業者: 如果稅率持續偏高,可能面臨接單流失、美國市場競爭力下降。
- 中小企業: 短期內利潤恐被壓縮,急需政府補貼與轉型支援。
- 農業與糧食: 如果美國提高對台農產品門檻,恐影響民生供應價格穩定。
政府表示將隨時滾動式檢討補助措施,並加強與美方協商,爭取降稅空間。
台灣關稅公布,政府記者會重點:總結
這次川普政府所公布的 20% 台灣關稅雖屬暫時性,但已為台灣帶來政策與產業上的重大壓力。政府於記者會強調,將持續與美方磋商,力求在 8 月 7 日前達成最終協議,爭取更低的稅率,同時也透過加碼《產業韌性條例》預算,協助企業因應短期衝擊。
面對全球貿易局勢的不確定,台灣未來的應對之道,將取決於談判實力與產業轉型的速度,《果仁家》也將持續追蹤。最後也將記者會重點整理如下表:
重點項目 | 內容說明 |
---|---|
1. 川普宣布台灣關稅為 20% |
|
2. 技術性談判完成,續拚降稅 |
|
3. 韌性條例預算加碼至 930 億 |
|
4. 台美後續談判焦點 |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