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最新公布的信義房價指數,2025 年 9 月大台北地區的房價整體呈現「月增、年減」的走勢。也就是說,和上個月相比價格有些回升,但和去年同期相比,整體仍略微下滑。本文整理 2025 年 9 月大台北房價指數重點,與果仁家對於房市的觀察。
延伸閱讀》2025/8 月大台北房價指數:新北跌幅最深、大台北區全面走弱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9 月大台北房價指數:短期上漲、長期持平
根據信義房屋公布的 9 月大台北房價指數,可以看出市場在 9 月仍有買氣,不過與去年相比,漲勢明顯放緩,尤其新北市跌幅達 3%,是三區中最明顯的:

台北市:自住需求撐盤,價格穩中帶漲
台北市 9 月房價指數月增 1.14%,年減僅 0.45%,表現最為穩健。主要原因在於:
- 市中心物件稀少,自住型買盤仍強
- 就業穩定與高所得族群撐住市場
- 賣方願意稍微讓價,成交速度反而變快
可以看出台北市價格並沒有明顯回跌,反而因為自住需求穩定而維持高檔。
延伸閱讀》房貸恐繳到退休,六都房貸期數全破 26 年!專家:長年期降低月付但風險更大
新北市:外圍區域修正,板橋、新店仍有撐
新北市月增 0.27%、年減 3.01%,顯示去年高基期後的回檔仍在進行中。
- 板橋、新店等生活圈成熟區域仍有剛性需求支撐
- 淡水、林口等外圍重劃區供給多、成交速度慢
- 預售市場轉向自住族群,投資型買盤明顯減少
整體來說,新北市場的分化越來越明顯,「核心穩、外圍修正」 成為主旋律。
延伸閱讀》預售市場急凍!8 月再創新低,去年一個月交易量抵今年 3 個月
大台北地區:價量趨穩,市場高檔盤整
綜合來看,大台北地區指數月增 0.77%,年減 1.67%。房市雖仍在高檔,但買氣與成交都回歸理性。主要現象有:
- 成交主力回到自住與換屋族群
- 預售市場熱度退燒
- 貸款管制與交屋潮讓投資客更謹慎
可以說,目前市場處於「不易大漲、也不會急跌」的狀態。

9 月大台北房價指數:「月增、年減」現象分析
呈現「月增、年減」現象的背後有以下 4 個原因:
- 政策影響: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預售管控讓短線投資退場。
- 供給增加:預售案與交屋潮讓市場選擇變多。
- 買盤轉變:投資轉自住,議價空間擴大。
- 資金仍充足:科技業紅利與股市資金支撐高價區。
9 月大台北房價指數:未來房市觀察重點
- 利率走勢:若利率維持不變,房價仍有撐。
- 交屋潮影響:年底大量交屋是否造成價格鬆動。
- 交通建設落實度:若重大建設如淡江大橋、捷運延伸線進展順利,周邊區域仍具潛力。
- 科技業景氣:高薪族群仍是雙北購屋的主力。
果仁家觀點
從這次數據來看,房市並沒有明顯下滑,反而在高檔盤整。台北市因自住需求穩定,仍具撐盤力;新北市則進入修正階段,外圍區域的議價空間更大。
接下來幾個月,市場將進入「挑地段、挑產品」的階段。自住族不必急著追價,但若遇到生活機能完整、交通便利的物件,可趁市場冷靜時入手;賣方則要接受價格微調與彈性付款條件,才能加快成交速度。
整體而言,大台北房價進入「高位盤整期」,沒有大漲,但也不容易跌,市場逐漸回到以剛性需求為主的健康狀態。
長期房市趨勢分析:2021~2025 房價走勢
回顧 2019 至 2025 年的歷史走勢圖(下圖),大台北房價在 2021 至 2023 年間快速墊高,尤其是新北市受惠於重劃區與交通建設利多,漲勢明顯超越台北市。
不過,隨著總價壓力浮現、政府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2024 年中開始價格明顯反轉,2025 年進一步出現年增率轉負的狀況。這也顯示,前幾年的漲幅過快,市場正在進行修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