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政府近期祭出史上最嚴厲的「限房令」,針對首爾及京畿道高價住宅實施「限貸」新制,不僅全面禁止購買非自用住宅,貸款金額更大幅縮水,最高僅能貸到 2 億韓元(約新台幣 431 萬元)。政策上路前夕,市場掀起一波恐慌性買房潮,導致房價短線暴漲,並重創總統李在明的民意支持。
延伸閱讀》南韓首爾房市交易量創 9 個月新低!降價 240 萬台幣也賣不出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與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南韓房貸上限大幅下修,高價住宅幾乎「全款」買房
南韓政府於 10 月 15 日正式宣布新一輪「限貸令」,針對首都圈高價住宅採分級貸款制度:
-
房價 15~25 億韓元(約新台幣 3230~5380 萬元):最高僅能貸 4 億韓元(約 862 萬元)
-
房價超過 25 億韓元:最高僅能貸 2 億韓元(約 431 萬元)
除此之外,一般自用住宅的貸款成數也從原本的 70% 下修至 40%,幾乎等同「全額買房」才能買房。
南韓湧現恐慌性買房潮,房價短線創高
在新政策實施前夕,民眾為了搶搭舊制貸款最後列車,首爾房市交易量暴增。根據南韓官方資料,10 月初至中秋連假短短 8 天內,首爾就成交 653 戶公寓。
其中,首爾陽川區一戶 59.8 坪公寓在限貸令公布當天以 15.5 億韓元成交,短短三個月漲價 1.3 億韓元(約台幣 280 萬),創區域新高。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京畿道果川市與城南市,多筆中小坪數住宅成交價突破歷史高點。房仲指出,「許多買家趕在 10 月 16 日限令生效前完成簽約」,導致短期內房價出現異常拉升。
首爾房市急凍、外圍重劃區反轉升溫
南韓限房令上路後,首爾核心區交易量驟減,但反倒帶動外圍地區如華城市、東灘等非管制區買氣大增。當地房仲表示:「整天電話不斷,晚上還有人上門諮詢。」
目前首爾 18 坪公寓平均成交價已達 10 億韓元(約台幣 2150 萬),25 坪住宅更突破 14 億韓元(約台幣 3010 萬)。對一般家庭而言,若只能貸 2 億韓元,買房難度幾乎「不可能」。
南韓總統李在明支持度創新低
根據韓國蓋洛普最新民調,總統李在明支持度已跌至 54%,創上任以來新低。不少民眾認為,限貸政策過於嚴苛,對中產與青年首購族打擊最大。
果仁家觀點:政策「太急太重」,恐讓市場結構更不均
綜合媒體報導,有分析指出,這次南韓限房令確實能在短期內抑制投機與炒房,但長遠來看,可能讓資金集中於外圍區域,導致區域房價分化。南韓政府則表示,將搭配明年的房產稅改革與金融政策,逐步引導房市回歸平衡。
果仁家觀察,南韓這波限房令雖然出發點是打擊投機與抑制高價住宅炒作,但政策強度過大、落差太快,導致自住族與首購族首當其衝。
在貸款被壓縮到僅 40% 的情況下,中產階層幾乎被排除在市場外,而資金實力雄厚的高資產族反而能「趁勢低價入市」,造成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從房市心理面來看,限貸令雖暫時壓抑買氣,但長期恐引發「外溢效應」,推升非管制區如京畿道、仁川等地的房價與地價。
這與台灣央行過去針對多戶投資客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效果類似:短線降溫、長期外擴。
總體而言,南韓的限房令為亞洲房市提供了一個明顯警訊,打房政策若缺乏過渡期與配套,容易演變成「急凍市場」與「價格外溢」並存的雙重現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