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台灣 10 月 CPI:物價上漲 1.48%,房租與外食費雙漲,通膨溫和恐成剛需族負擔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 114 年 10 月物價統計,全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月上漲 1.48%,漲幅雖屬溫和,但多項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項目持續上升,顯示生活開銷壓力仍在延續。本文整理台灣 10 月 CPI 報告重點,以及未來房市的可能影響。

延伸閱讀》美國 9 月 CPI 年增 3%!通膨連兩月回升,聯準會降息預期不變

👉 加入我們的臉書粉絲團、社團 Line 社群,獲取各種買房必備知識!👈

房租與家庭管理費連三月上漲,居住成本持續墊高

其中,食物類、房租與家庭管理費漲幅明顯,尤其是肉類、外食費與電價調整,成為推升整體物價的主因。主計總處指出,若扣除蔬果與能源價格,核心 CPI 上漲 1.84%,反映服務性支出如房租、醫療、教養費用等漲勢仍穩定存在。

圖源:擷取自行政院主計總處 10 月 CPI 報告

在七大類支出中,「居住類」物價年增 2%,主要是房租上漲 2.14%、家庭管理費用漲 5.57%、以及家庭用電費漲 5.24%。由於夏季電費調整與建物維修成本上升,整體居住成本已成為影響 CPI 的關鍵。

圖源:擷取自行政院主計總處 10 月 CPI 報告

此外,根據所得層級分析,低所得家庭物價年增率(1.52%)高於中、高所得家庭(約 1.46%~1.51%),反映低收入族群在食物與房租支出占比高,受物價波動衝擊更明顯。

圖源:擷取自行政院主計總處 10 月 CPI 報告

外食費漲 3.56%、肉類漲 5.43%,中秋節效應推升短期物價

10 月適逢中秋與國慶連假,外食與旅遊需求推升服務價格。主計總處指出,肉類上漲 5.43%、蛋類漲 6.69%、外食費上漲 3.56%,使得食物類整體上漲 2.02%。另外,因節慶帶動旅遊熱潮,旅館住宿費與團費也上揚約 3%,成為短期物價上漲的另一因素。

圖源:擷取自行政院主計總處 10 月 CPI 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蔬果價格因去年颱風造成基期偏高,今年反而下跌約 4~5%,抵銷部分漲幅,使整體 CPI 維持在溫和水準。

圖源:擷取自行政院主計總處 10 月 CPI 報告

國際物價趨穩、進出口價格下滑,PPI 年減 3.5%

在生產端方面,10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 3.5%,顯示原物料價格仍偏低,特別是化學品、金屬、電子產品等價格走弱。

進口物價以新台幣計價年減 6.64%,出口物價年減 4.56%,顯示國際價格壓力有限,短期內不致引發輸入性通膨。

果仁家觀點:通膨降溫,但「租金型通膨」恐成中長期壓力

果仁家分析,本月物價雖屬溫和上漲,但居住與外食支出仍顯示民生負擔增加。特別是房租、電費與管理費同步上調,已成為「隱性通膨」來源。對房市而言,這意味著兩項趨勢:

  1. 租金續漲支撐置產需求:長期租金上行可能促使部分中產與青年族群轉向購屋,加速自住需求。
  2. 住宅維修與管理成本上升:老屋更新、社區維護費調漲,將進一步推高持有成本,間接影響中古屋市場價格。

整體來看,台灣目前通膨仍屬可控,但房租漲勢持續,加上物價結構以「服務類上漲、商品類持平」為主,代表生活支出將維持在高檔,特別是租屋族與長期外食族群需提前規劃財務,以因應年底支出高峰。

(本文資訊、圖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114 年 10 月物價變動概況

延伸閱讀》